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簡稱《規劃》)的通過,中國新能源汽車股將迎來又一波火熱行情。《規劃》尚未公佈正式全文,但此前的徵求意見稿中,已明確將全方位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品質可持續發展,並要求提高產業的集中度。因此,掌握核心關鍵技術的本土新能源汽車勢必得到政策的重點支援,加速壯大。
按《規劃》的四點核心內容:一要加大關鍵技術攻關,鼓勵車用作業系統、動力電池等開發創新;二要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三要鼓勵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合作;四要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其中關鍵技術共建、充電樁建設、國際合作等,恒大已經有相當佈局,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競爭力。
與吉利的傳統車企身份不同,恒大汽車專注於新能源汽車。恒大造車確實進展迅速,僅以8月為例,就有多重利好消息頻出,公司通過整合全球資源,已在先進整車製造、3.0底盤架構、動力總成等領域擁有世界最頂尖技術,並在上海、廣州等地佈局世界最先進的智慧製造基地。
8月初,首期六款恒馳同時發佈,據公司管理層早前透露,恒馳將于明年下半年陸續量產。此外,恒大按照工業4.0標準在上海、廣州等地建設全球十大智慧製造基地, 3-5年規劃總產量為100萬輛/年,10-15年的規劃總產能為500萬輛/年,產能規模遠超特斯拉。
此外,恒大汽車優勢明顯,大戶及專業投資者當然不會放過良好的機會。早前,公司已成功引入騰訊、雲峰基金、滴滴等巨頭作為股東,戰略入股40億港元,展現了對恒大汽車發展潛力的看好,而未來在資金、技術及業務產生巨大的戰略協同效應亦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就估值而論,過去一段時間,關於“恒大汽車市值是否被高估”一直是個熱門話題。由6月初到8月初發佈恒馳6款車,期間公司股價攀到37.7港元最高峰,兩個月內升了近5倍。以上週五計,恒大汽車市值約1772億港元。鑑於其產品量產和科創板上市在即,這些車企的主要市場均在國內,國內投資者對其產品及競爭力更為瞭解,參考此前中芯國際等紅籌回歸科創板的案例,恒大汽車市值僅為特斯拉1/18,價值仍有大幅度落差,帶來巨大想像空間。
閱讀(2502) 網誌分類: 投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