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兩個國家,歷史淵源甚深,飲食文化表面也很相似;但如果常到兩國旅遊的朋友,都會發現同樣是叻沙、蝦麵等傳統美食,在馬拉吃普遍較星洲美味。而且講消費價格,馬來西亞也較新加坡低,正因為好食又抵食,要從星馬兩國挑選,我較常到馬拉旅行。
到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遊客幾乎必到阿羅街美食醫肚(Jalan Alor)。雖然我去旅行,很喜歡訪尋無遊客識去的當地人秘店,但阿羅街最著名的「黃亞華」炭燒雞翼,真心好食!我遊走馬拉不同州份,不難找到格局一樣的街坊燒雞翼檔,但味道就是及不上「黃亞華」,而且差得頗遠。
但,光顧該店真的只吃雞翼就好,店員游說您點其他菜式,特別是昂貴的燒魔鬼魚,也要忍住、留肚!事關區內還有不少優質食店選擇。喜歡吃肉骨茶的話,馬來西亞最好的店是巴生港「德地」,但乘車去太遠了;退而求其次,阿羅街附近的「新峰」已經相當不俗。肉骨茶分福建及潮式兩類,前者加醬油,後者落胡椒,「新峰」兩者都有賣,任君選擇。

1) 到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遊客幾乎必到阿羅街美食醫肚(Jalan Alor)。

2) 雖然我去旅行,喜歡訪尋無遊客識去的當地人秘店,但阿羅街最著名的「黃亞華」炭燒雞翼,真心太好食。

3) 想吃肉骨茶,但不想去發源地巴生港那麼遠,阿羅街附近的「新峰」已經相當不俗。

4) 由「新峰」肉骨茶步行十分鐘,有間叫「回音石」的咖啡室,是當地樂壇搖藍,駐唱歌手唱得特別好,希望獲得星探青睞。
肉骨茶吃得飽飽,還有一個好地方可去。步行大概十分鐘,越過成功時代廣場,就找到一間叫「回音石」的咖啡室。上址有駐唱歌手不出奇,但你會驚訝為甚麼唱得那麼好!該店是當地樂壇搖藍,很多歌手被星探發掘出道,邀請到海外參與歌唱比賽;點杯咖啡聽聽歌,是極佳節目。
有吉隆坡唐人街之稱的茨廠街,格局似足香港女人街,行行可以,但無甚東西可買,幸得蔡瀾介紹,大家開始懂得在上址搵食。我當然有跟隨偶像足跡、光顧他推介的店。「四眼仔鹹鴨」是其中一間,所謂鹹鴨其實是燒鴨,但味道會較我們在港澳吃到的燒鴨鹹一點;鴨肉帶有濃香,好味!這店晨早就開,鴨很快賣光,我通常一早撲去買鴨返酒店做早餐。
「四眼仔鹹鴨」過幾間舖,就是福建炒麵名店「金蓮記」。這炒麵在福建吃不到,是昔日華人飄洋過海到南洋、代代演變後承傳的口味。師傅將粗麵落鑊,立立雜雜地加入豬肉、蝦仁等配料,以及兩大靈魂黑醬油及豬油渣炒成。「金蓮記」在茨廠街有兩間舖,舊舖坐路邊較有風味。

5) 「四眼仔鹹鴨」是蔡瀾推介的茨廠街美食。所謂鹹鴨其實是燒鴨,但味道會較我們在港澳吃到的燒鴨鹹一點;鴨肉帶有濃香,好味!
這間店我當然試過,福建炒麵毋疑好吃,不過我找到更好的:茨廠街行到尾左轉,行十分鐘左右就到著名景點中央市場。就在沿路有間不起眼的大排檔,隱沒一間名為「聯美福建麵」的老店。近距離看着老闆開鑊炒麵,火氣十足,本身已是享受;該店福建炒麵豬油及醬油落得重手,邪惡無比,但的確帶來極緻的色香味滿足,比「金蓮記」更勝一籌。

6) 離開茨廠街往中央市場走,沿路有間不起眼的大排檔,隱沒一間名為「聯美福建麵」的老店。近距離看着老闆開鑊炒麵,本身已是享受。

7) 「聯美」的福建炒麵,豬油及醬油落得特別重手,邪惡無比,但的確帶來極緻的色香味滿足,比名店「金蓮記」更勝一籌。
中餐吃太多,轉轉口味吃西餐。在獨立廣場附近,有間叫「Coliseum」的扒房,迄今已經過百年歷史,傳聞總統、達官貴人都在這裡用膳。推門進入,看到傳統英式酒吧,即能感受濃厚的英治時期氣息。侍廳穿上筆挺西裝,訓練有素地為大家傳菜,甚至席前燒扒。
眼前景像,令我幻想自己也是昔日富家子弟,享用貴族美食——咦?怎麼味道那麼像港澳平民扒房?是的,這就是昔日有錢人吃到的味道,菜式沒有變,只是我們要求高了。去旅遊,除了着重味道,感受歷史氣息亦很重要。到吉隆坡,我強烈推介大家去「Coliseum」,見證昔日芳華。

8) 在獨立廣場附近,有間叫「Coliseum」的扒房,迄今已經過百年歷史,傳聞歷任總統、達官貴人及銀行大班,都在這裡用膳。

10) 「Coliseum」的扒類出品,味道那麼像港澳平民扒房?是的,這就是昔日有錢人吃到的味道,菜式沒有變,只是我們要求高了。
跳出吉隆坡,馬來西亞還有許多地區性美食。要品嚐地球上最好吃的河粉,乘兩個小時車直衝怡保吧!各間河粉名店如「安記」、「天津茶室」等,令我百般回味。怡保河粉好吃的關鍵,是用純米及當地山泉水做河粉,好處是令米香發揮極緻;缺點是難以保鮮,無法運到其他地方賣。不打緊,我親自來吃!怡保雞絲湯河粉,對我來說是萬吃不厭的美食。

11) 要品嚐地球上最好吃的河粉,乘兩個小時車直衝怡保吧!各間河粉名店如「安記」、「天津茶室」等,令我百般回味。

12) 怡保河粉好吃關鍵,是用純米及當地山泉水做河粉,好處是令米香發揮極緻;缺點是難以保鮮,無法運到其他地方賣。

13) 另一大城市檳城,是愈來愈熱門的旅遊勝地。我很喜歡喬治城內的傳統建築,彷如到了我爸媽那個年代的舊香港。
另一大城市檳城,是愈來愈熱門的旅遊勝地。我很喜歡喬治城內的傳統建築,彷如到了我爸媽那個年代的舊香港。有六十多年的「大東酒樓」,已經成為景點之一,各款傳統粵式點心都能找到,但坦白說,味道平平。

14) 有六十多年的「大東酒樓」,已經成為景點之一。

15) 各款傳統粵式點心,包括蝦餃、燒買及鳳爪等都能找到,但坦白說,味道平平。
遊客喜歡去的新關仔角夜市,選擇也是很多,大家可以試試當地著名、賣相似足蘿蔔糕的炒粿角;叉燒多過雲吞的南洋雲吞麵、炭火沙嗲等,都很受歡迎。不過,我仍是覺得檳城的觀光價值,遠遠多於搵食價值。
熱愛檳城的朋友可能反擊:不是呀,當地還有價廉物美的海鮮!朋友帶過我到當地的海鮮店,門面像木屋住宅,非常低調,點了幾款海鮮,除了他們稱為啦啦的沙蜆外,其他都做得不好吃。我也到過檳城海鮮勝地北海,海產選擇很多,但可能漁船出海太久才返岸,魚獲已不新鮮了。
至於價格高昂的河魚,例如「忘不了」,價格太貴了,我不捨得吃;另一名魚「丁加蘭」,我獲朋友宴請時試過,肥美是肥美了,但魚肉不是傳說那麼鮮。或許去馬來西亞覓食,街坊老店可能已經是最理想選擇。

16) 遊客喜歡去的新關仔角夜市,選擇也是很多。

17) 當地著名小食如炒粿角、炭火沙嗲等,都很受歡迎。不過,我仍是覺得檳城的觀光價值,遠遠多於搵食價值。

18) 朋友帶過我到當地的海鮮店,門面像木屋住宅,非常低調。

19) 點了幾款海鮮,除了他們稱為啦啦的沙蜆外,其他都做得不好吃。

20) 至於價格高昂的河魚「丁加蘭」,我獲馬拉朋友宴請時試過,肥美是肥美了,但魚肉不是傳說那麼鮮。
閱讀(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