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繼續檢閱韓國美食。隨着內地客大舉湧到當地,就算你不懂韓語、無做功課搵定資料,但在旅遊區要中文有中文,要華人有華人,我絕不擔心你搵食。
但當偏離旅遊區,會遇到兩個情況:一、招牌及餐牌全韓文,沒有食物圖片,嚇得你不敢內進;二、招牌或餐牌寫明吃甚麼,但文不對題,掛出相片是旅客熟悉的蔘雞湯、石頭飯,根本不是該店招牌菜。怎麼辦?唯有出發前揀定餐廳,或者預先記低韓文食物的單字,到時仔細辨認。
在韓國用餐,有少少餐桌禮儀要遵守:任何韓國料理,點菜後侍應都會奉上大量泡菜和小吃;很多朋友誤會這是餐前小吃,急不及待吃光,但其實韓國人是把這些小吃當作餸菜之一,與主菜一齊食。中國人吃飯,拿起碗吃是禮貌;吃韓國菜相反,千萬不要拿碗,會被視為無文化。
不少韓國美食,唯有當地吃才好吃。例如韓牛(한우),牠在該國飲食界地位尊崇,價格不菲,韓國人亦不是經常捨得食。韓牛以往不出口,數年前才解禁,但在港澳吃到的韓牛,味道完全不像在當地吃的那種,難道像日本和牛一樣、盛傳靚貨不出口?所以不要在港澳嘥錢吃韓牛,等到去當地才大吃特吃吧。

1) 韓國非旅遊區餐廳,招牌及餐牌雖然已寫明吃甚麼,但掛出的食物相片往往文不對題,如果不懂韓語或沒有事先準備,很容易弄錯。

2) 韓國料理會奉上大量泡菜和小吃,不少人誤會這是餐前小吃,急不及待把它吃光,但其實這些小吃都是餸菜之一,配合主菜一齊食。

3) 十多年前,我已經去馬場洞肉類批發市場旁邊的烤肉街,以廉宜價錢飽嚐韓牛滋味;但上址現時已廣為旅客所識,變得商業化。
十多年前,開始去馬場洞肉類批發市場旁邊的烤肉街,以廉宜價錢飽嚐韓牛滋味;但上址現時廣為旅客所識,變得商業化。有些朋友不喜歡,反正韓國各地都有韓牛餐廳,貨源同樣來自洪川、榮川等名產地,還有1++頂級牛,大把選擇。當然要求如果不是太高,馬場洞仍然可以去,懂一點點韓語,不妨挑選無華人侍應、靠韓語溝通的店,感覺較良好。
個人覺得無論韓牛抑或和牛,最好吃部位是橫隔膜,又稱牛胸腹,取其爆汁油份少,肉香滿瀉。牛胸腹的韓文為안창살,大家可以在餐牌中先點這款,之後再試護心肉(갈매기살)等其他部位。
去到環海的韓國,怎能不吃海鮮?無奈海鮮市場同樣被旅客攻陷,其實顧市面魚生店(회집)是一樣的,有時價錢更廉宜!年前我去仁川,點一尾比目魚(넙치),起出大盤刺身,魚骨則用來熬辣湯鍋(매운탕),六個大男人吃到飽兼飲埋酒,每人港幣一百元!遺憾是活魚即劏即食、沒有經過熟成,甜味是難以發揮,我覺得吃魚生能帶來打卡的歡愉,但並非享受海產最佳選擇。
去韓國歎海鮮,我最愛吃醬油蟹(게장)。韓國醃蟹通常用梭子蟹,醬油味雖然沒有中國潮州式或寧波式那麼濃烈,但更能嘗到滿瀉的蟹黃及蟹肉鮮味。當地人食醬油蟹,喜歡將蟹蓋反轉,盛載熱辣辣的飯吃,稱為「飯盜」(밥도둑),代表極為下飯。雖然近年港澳有些高級超市開始引入急凍醬油蟹,但只能說聊勝於無,永遠吃不到當地滋味。

4) 到韓國海鮮市場吃魚生,雖然能帶來打卡的歡愉,但個人覺得並非享受當地海產的最佳選擇。

5) 去韓國歎海鮮,我最愛吃醬油蟹,經過醃製的蟹黃及蟹肉鮮味,無可比擬。

6) 韓國帶魚的長度,遠遠超過我們在港澳街市見到的,煎得香香的,便宜又好吃,只是略嫌魚骨有點多。
嫌醬油蟹價格較貴,想吃海鮮還有很多其他選擇,例如鮟鱇魚(아구)、帶魚(갈치)等。韓國帶魚的長度,遠遠超過我們在港澳街市見到的,煎得香香的,便宜又好吃,只是略嫌魚骨有點多。
想吃美味、無骨、又代表韓國的魚,不能錯過盲鰻(곰장어)!當地人認為盲鰻有補身、壯陽功效,牠是釜山名物,不少飲食節目都介紹過:常見食法是將活盲鰻扒掉皮,放入盛滿辣醬的小鍋後開火,然後蓋上鍋蓋,魚肉受熱下不斷舞動,嚇得食客一邊嘩嘩大叫,一邊拍片留念;當魚肉在舞動期間索滿辣汁、不動了,才掩開鍋蓋,把盲鰻剪開來吃。
夾起盲鰻放進嘴裡,魚汁辣汁在嘴裡爆發,好吃至極!吃完魚肉,千萬不要把汁拿走——在韓國吃任何有辣汁的鍋,吃完之後可以請店員來,加入紫菜、芝蔴和白飯,再次開火拌成接近鍋巴狀態,連汁都唔好嘥,食埋佢!韓國人吃這個鍋巴飯,是不會盛到自己碗裡吃,而是各自用匙羹直接盛起放進嘴裡;韓國人認為大家是朋友,不應該介意食口水尾。

7) 想吃美味、無骨、又代表韓國的魚,不能錯過盲鰻(곰장어)!要吃鮮活盲鰻,前往釜山是不二選擇。

8) 盲鰻的常見食法,是將魚扒掉皮、放入盛滿辣醬的小鍋後開火,然後蓋上鍋蓋,魚肉受熱下不斷舞動,直至索滿辣汁和全熟為止。

9) 在釜山市郊的機張,供應稻草燒盲鰻:盲鰻上枱時黑漆漆一條條,好話唔好聽,好似一條條屎的模樣;
不過吃韓國盲鰻,極緻吃法不是辣汁煮——在釜山市郊的機張(기장),有間開業超過九十年的盲鰻專門店,最擅長是以稻草燒盲鰻!盲鰻上枱時黑漆漆一條條,好話唔好聽,好似一條條屎的模樣;但到吃的時候,扒開已燒焦的魚皮,享受那吸滿稻草香氣的魚肉,你會感嘆不枉此行。
如果你夠冒險精神,最後可試試挑戰韓國海產之王——醃魟魚(홍어)!魟魚即魔鬼魚,傳聞是以往被皇帝流放的貴族,由於長期無肉吃,偷偷把捕捉到的魔鬼魚拿去醃,魚質變得堅硬又能保鮮,吃起來有點像肉。沒料到這種食物流傳下去,最後反而變成貢品送給皇帝食,十分諷刺。
小弟當然吃過韓國魟魚,這種被稱為地球第二臭、僅次瑞典罐頭鯡魚的食品,外觀像一般刺身,但奇臭無比,吃下去還有強烈尿味兼且辛辣魚汁溢出,不是個個受到!韓國人會把魟魚連同泡菜及豬腩肉同吃,稱為「三合」(삼합),以消減臭味。

10) 扒開已燒焦的魚皮,享受那吸滿稻草香氣的魚肉,你會感嘆不枉此行。

11) 我曾在氹仔的韓國餐廳,見過有魟魚三合賣,但我深信很少食客會點。

12) 如果大家去韓國旅遊期間不幸病倒,清淡、補氣又味美的鮑魚粥,會是最合適的選擇。
醃魟魚在老一輩韓國人的心目中,是珍品;一尾野生魟魚,可以賣到八千至過萬港元,以往若果能在婚禮供應,主人家十分有臉;但如今年輕一輩都不會再吃,醃魟魚淪為《Running Man》懲罰遊戲輸家的食物。港澳朋友以為醃魟魚離大家很遠,其實並非如此,我在氹仔的韓國餐廳,就曾經見過有魟魚三合賣,但我深信很少食客會點。
介紹韓國大餐,不自覺寫了二千多字,自己也覺長氣。下期轉個題目,檢閱日本美食文化,歡迎捧場。
P.S.有次我與朋友到釜山遊覽,期間他染上腸胃炎,上吐下瀉又發燒。當地診所不流行,重病直接去醫院,小病就去藥局買藥;剛搞掂藥物,想替朋友買碗粥吃,韓國粥品款式不少,例如南瓜粥、糯米粥等,但往往不合中國人口味;最終,朋友還是喜歡鮑魚粥(전복죽),如果大家旅遊期間不幸病倒,清淡、補氣又味美的鮑魚粥,會是最大路的選擇。
閱讀(3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