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傳媒行業第一份工,是加入香港有線電視。那時剛大學畢業,憑 著空手道港隊代表身份,獲得出任體育節目主持的機會。那時我的幕 前表現真的很幼嫩,反觀我上司、同是運動員出身的Tony, 表現好太多——Tony是誰?就是如今在《愛回家》飾演「貪錢A ndy」出位的崔錦棠。
離開電視行業十多年,直至撰寫「濠飲濠食」,近年偶爾重操故業, 以KOL身份拍片介紹美食;雖然久疏戰陣,但可能歷練多了, 個人感覺幕前表現較以往自然(遺憾樣貌也滄桑不少)。繼去年替《 東周刊》Macau Walker擔任導賞專家後,今年更加榮幸, 獲澳門龍頭集團太陽城邀請,介紹其餐飲業務、 近年成就及未來發展路向。

氹仔地堡街「太陽飯店」,是拍攝當天的第一站。餐廳外貌為葡式建築,十分搶眼。

太陽餐飲集團總經理Ken哥(圖左)為宣傳片主角,專訪講解和過鏡的表現也十分專業。

要以最嚴格標準挑選「太陽飯店」的招牌菜,我推介炭燒鱔,外層又香又脆、魚肉爆汁又無骨,非常好吃。
拍攝流程緊密,慶幸製作團隊一眾兄妹既專業又夠經驗, 合作過程流暢愉快(也感謝他們包容小弟的NG)。場景集中在太陽 城旗下三間餐廳:氹仔地堡街「太陽飯店」、澳門地標酒吧「Sky 21」,以及皇朝區高級食府「天潮」。這次好了, 一次過試勻三間餐廳招牌菜,介紹給大家。
讀者或許覺得,太陽城既然請我拍特輯,我必定對所有食物有讚無彈 ;為表公允,我決定把推介的標準大幅提高;做得不錯、幾好味,不 算!該種菜式必定要明顯優於其他餐館,或最起碼在澳門近乎稱王才 介紹,這樣夠狠了吧。
先講「太陽飯店」,餐廳外貌為葡式建築、 但充滿舊澳門風情的裝修的確是賣點。由於位置接近景點官也街, 菜式要兼顧本地人與旅客口味;這間餐廳,我最推介炭燒菜式, 雖然區內部分葡國餐廳都有炭燒牌照,但「太陽飯店」 廚師的燒烤工夫較優勝,特別是燒鱔,外層香脆,魚肉爆汁又無骨, 非常好吃。

大家對「Sky 21」不會陌生,靚景濠江罕有,特別是放煙花的日子,堪稱全城最佳欣賞地點。

來「Sky 21」多數飲紅酒,拍攝當天才第一次試雞尾酒;這店雞尾酒賣相甚佳,調制工夫傳統紮實,味道好喝。

連骨燒斧頭牛扒,用了中式燒叉燒的技巧去燒,令牛扒邊緣有點拖地叉燒的焦香感覺,但肉質仍保持鮮嫩爆汁,別處吃不到這種口感。
再來是「Sky 21」,大家對於這間天台酒吧並不陌生,靚景濠江罕有, 特別是放煙花的日子,堪稱全城最佳欣賞地點。 我來這裡飲酒很多次,多數飲紅酒,從未試過其雞尾酒;這天因拍攝 而試,發現這店雞尾酒賣相甚佳, 雖然沒用上現時流行的分子調制技術,但Mojito就是Moji to,香橙酒就是香橙酒,工夫紮實味道好喝。
「Sky 21」不算一間西餐廳,供應的菜式包羅萬有,有日本菜、 歐陸式冰鎮海鮮拼盤,又有中菜等。試了多款菜式, 我個人覺得特別優秀的,是連骨燒斧頭牛扒, 大廚用了中式燒叉燒的技巧去燒, 令牛扒邊緣有點拖地叉燒的焦香感覺,但肉質仍保持鮮嫩爆汁, 別處吃不到這種口感。
拍攝的最後一站,是「天潮」。 我記得這餐廳最初以潮州菜館作定位,香港人可能不知道, 不計潮州粉麵,潮式菜館在澳門非常不流行,令我十分期待很想去試 。後來得知餐廳不止供應潮州菜,另有粵菜、火鍋、點心, 令我擔心與香港優質正宗的潮州菜館水準有落差,沒有去試了。
這次因為工作、拋低成見試菜。「天潮」總廚麥協富師傅,曾經在香 港米芝蓮三星餐廳掌廚,實力毋庸置疑;該店各款潮州菜, 都是他與正宗潮州大廚研究多時的傳統配方。 就以招牌菜鹵水拼盤為例,顏色深沉帶鹵水醇香, 在當地來說已經是非常正宗與優質, 另一度不可菜過的菜式是醃司奄,那秘製醬汁非常好吃, 如果司奄肉再飽滿一點,便完美了。

位處皇朝區的「天潮」開業多時,最初以潮州菜館作定位,後來有粵菜、火鍋、點心等供應。

招牌鹵水拼盤(右)顏色深沉,肉質味帶醇香,在澳門來說已經是非常正宗的潮州菜;醃司奄(左)則以秘製醬汁取勝,如果司奄肉再飽滿一點,便完美了。
另外推介的菜式,還包括平民美食豉油皇炒麵。 近年我在港澳極力尋找兒時吃過的豉油皇炒麵的滋味,惟失望居多; 這次試「天潮」出品,麵上撤上大量芝蔴,十分香口, 麵條炒得夠乾身,索滿秘製醬油的鹹香, 就算還不是懷念的兒時滋味,也絕對是值得推介的麵食。
最後推介甜品,狀似椰汁燕窩,惟麥師傅笑說, 這甜品並非燕窩入饌,叫我猜猜是用甚麼造出如此逼真的燕窩口感。 我估用大菜糕、桃膠等食材,他都說不對,只笑說我下次光臨開估。 好的,您的廚藝令我欣賞,我會再來光顧。

「天潮」的豉油皇炒麵撤上大量芝蔴,十分香口,麵條炒得夠乾身,索滿秘製醬油的鹹香。

最後推介的甜品,無論外型以至味道都像極椰汁燕窩,但師傅稱並非以燕窩入饌,我猜到現在還不知是如何製作。
閱讀(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