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餐廳以親民、選擇多見稱,但要突圍而出,還是要有賣點,例如招牌菜出色、有人情味、價錢便宜等。最近聽朋友介紹,廣華新邨治安警察局旁邊有一間叫「屾鍋堂」的新店,食物質素不俗,提議我有空去試試。
據朋友講,此店老闆開這間茶餐廳,背後有段故: 最先他們是想開一間專賣小龍蝦的飯店,萬事俱備舖也租了, 突然出了狀況,開不成小龍蝦店了,那怎麼辦?唯有頂硬上, 變陣開茶餐廳。臨時拉伕開店,本來對食物難有寄望, 但幾位股東就是不死心,一方面與筷子基「生輝撈麵」合作, 起碼確保麵食的質素,同時也遍尋名廚,令餐廳多幾度招牌菜。
最初聽朋友推介,試試「屾鍋堂」的扒類小食,確實係得。 澳門有幾間茶餐廳以炸雞扒作招徠,表表者是望廈「錦興」, 雞扒做得皮脆多汁。「屾鍋堂」的版本則有點不同,皮同樣脆, 汁雖然沒那麼多,但肉就醃得非常入味香濃。再試豬扒, 份量一點也不欺場,幾乎長過隻碟。我覺得此店豬扒比關閘名店「 文記」的出品更合口味,夠厚身,卻不嚡口。

位於廣華新邨的「屾鍋堂」,老闆最先想開小龍蝦飯店,後來變陣開茶餐廳,臨時拉伕但食物水準卻十分高。

「屾鍋堂」的招牌菜是炸雞扒,水準不遜望廈名店「錦興」,皮脆之外吃得出雞肉醃得非常入味。

再試豬扒,份量不欺場,幾乎長過隻碟。我覺得此店豬扒比關閘名店「文記」的出品更合口味,夠厚身,卻不嚡口。
看見店家貼出海報,推介潮連魚餅,標榜新鮮鯪魚、手工制作, 這些用詞最吸引我。在澳門吃過好多間鯪魚餅好吃的小店, 包括米芝蓮推介的「新英記」、水上街市「兄弟行」等, 所以我亦用同等標準去評論「屾鍋堂」的出品。 該店鯪魚餅毋疑煎得好吃,但細節上與名店相比,還是有改善空間, 例如多加葱粒或有咬口的配料落鯪魚肉,口感會更佳。
鹵水雞脾亦是該店得意之作。在我印象中最好吃的鹵水雞脾, 是昔日香港大球場每逢足球比賽時, 小販沿路向球迷叫賣的那些雞脾,滋味毋可比擬;匆匆數十年, 香港本地波入場觀戰人數大減,球場門外亦再無小販, 但每次吃鹵水雞脾,還是會記得這些年幼片段。說回「屾鍋堂」 的鹵水雞脾,雞肉飽滿入味,該店鹵食物的工夫到家。
文首提過,「屾鍋堂」是與筷子基「生輝撈麵」合作, 麵食水準靠得住。以澳門流行的滋補雞湯粉麵計,「屾鍋堂」 的雞湯底十分濃香,我覺得比名店「雄興軒」甚至「師傅仔」 更勝一籌,過幾個月冬天時來此店喝碗熱騰騰的雞湯,很暖身舒服。

看見店家貼出海報,推介潮連魚餅,標榜新鮮鯪魚、手工制作,這些用詞最吸引我。

該店鯪魚餅毋疑煎得好吃,但細節上還是有改善空間,例如多加葱粒或有咬口的配料落鯪魚肉,口感會更佳。

「屾鍋堂」的鹵水雞脾,雞肉飽滿入味,該店鹵食物的工夫到家。

雞湯粉麵湯底十分濃香,過幾個月冬天來此店喝碗熱騰騰的雞湯,會很暖身舒服。

潮式沙茶醬配各款肉丸的撈麵,沙茶醬和麵條都食得過,但向批發商攞貨的丸類真的不是我杯茶。
翻閱餐牌,麵身欄排最頭幾行的撈麵,都是潮式沙茶醬配各款肉丸, 於是點了一碟蝦丸拼豬肉丸撈麵試試, 結論是沙茶醬及麵條都食得過, 但向批發商攞貨的丸類真的不是我杯茶,不建議大家試。
連日光顧,以為自己已完全掌握該店有甚麼招牌菜, 但還是有所遺漏,就是咖喱!在澳門,咖喱專門店成行成市, 一般茶餐廳的咖喱水準也不差,但「屾鍋堂」 的咖喱汁夠濃夠辣之餘,味道卻與其他名店又有所不同,值得一試。 除了可以點咖喱牛腩飯之外,亦可以點其招牌炸雞扒或炸豬扒飯, 另加一碗咖喱汁和一隻太陽蛋,包你掃光整碟飯。

招牌炸雞扒或炸豬扒飯,另加太陽蛋和一碗咖喱汁,包你掃光整碟飯。

「屾鍋堂」的秘製咖喱,夠濃夠辣之餘,味道卻與其他名店又有所不同,值得一試。
閱讀(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