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音樂劇《兒童的心底話?》是不是有些沉重呢? 文: 韋然
真是要再次謝謝胡寶秀博士的邀請,讓我看了一齣很有深度的兒童劇《兒童的心底話》,讓我笑了一個下午,然後,又沉思了一個晚上。
也許是我過份的過愁善感,還是胡寶秀博士一針見血,讓我們如美夢中醒來,要面對一個一個嚴峻的問題, 再也笑不出聲,而哭也哭不來。明明是來看兒童劇,怎麼看後的心情,會那麼沉重的呢?
也許這就是導演和劇本的功力。劇本,是一步一步的輕描淡寫,就已是那麼劇力萬鈞。舞台上的故事,就由孩子愛聽故事開始引入,到教育的問題、社會的問題一一呈現,到最後,引爆出校長與老師的矛盾、爭論,父母與孩子的矛盾,孩子與孩子間的矛盾,教育的崇高理念,教育的初心….每一個問題的帶出,都教人心頭一痛。人,是否一當上權力的高峰,就會變質,忘了初心; 而大人是否就只可以拼命的去為物質打拼,忘了這世界要適當的愛,更多的關心,而戲劇教學,可不可以為問題找到解決的方案呢? 技巧的,導演就把戲劇教學的理念,帶到舞台上,讓大家好好的思考。
這劇的舞台設計、演出、都很Less is more. 背版的圓心,就是故事的縮影,一幅幅漫畫,畫龍點睛,折射出問題的影像。劇中,有很多笑點,然後,大家笑了,然後,笑過之後,就教自己跌進沉思的空間。也幸好的這劇音樂劇很好聽,褚鎮東、胡寶秀合寫的曲,再加上陳心遙的歌詞,讓大家的心頭暖一暖,可以帶著我們逃離問題的現實。
後記
八月十七日,是一個很特另的日子。也讓我感受到人生的無奈。有人說人生,是戲劇的人生,也有人說人生如戲,但劇戲的內容,可以自己自編自導自演嗎? 恐怕不! 宿命論一點,人的一生,劇本的框框是一早就給寫好了,我們只能盡力的去把角式盡力去演。就如香港近日的亂,早已是宿命的結論,是因也是果,而我也只能在突然而來的人造亂中行走,帶著恐懼的上了巴士,到車子在馬路上因為和平活動而不能前行,明明是去不成,而最後我又竟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跳車,轉乘地鐵而及時來到理工大學的賽馬會綜藝館看《兒童的心底話》一劇。心想,如果巴士司機不是一早已選擇近行人路的內線行走,我們想跳車也是沒有可能。人生,就是如此的奇妙,處處巧安排。正因如此,我才沒有為我的人生添上另一個遺憾,錯過了《兒童的心底話》一劇的精彩演出。
閱讀(2184) 網誌分類: 生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