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福智資糧
「福」是指福德,透過各種善行所帶來的褔報;「智」是指世間上應有的智慧與及出世間解脫智慧。學佛修行就是首先能有足夠的世間智慧,能令自己解決種種問題;不再為自己帶來麻煩,亦不再因自己的麻煩為別人帶來麻煩。在生命歷程中不斷透過經驗與體會,累積及掌握解脫生死輪廻痛苦的智慧。
不欺騙他人及誤導別人誤解佛法或上師的指示
基於每人的個別條件,在學習與修行的過程,往往因能力上的差異而未能正確地掌握法義。由於我執而出現了我所認為的佛法,這些偏差的理解,一旦被散播,不但對別人無益,自己亦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另一方面,有些人雖然正確地認識法義,但往往因自私心重而不想別人勝過自己,故此刻意傳達錯誤訊息。這兩種行為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違反修行之本義。

不導至他人捨棄善行
修行學佛最主要的行徑,就是導人向善,一切善果是善行而來,故此我們應避免因自己的有意或無意,而阻礙別人行善。
勿妄自批判一切大乘正道菩薩行為
一切真正的大乘菩薩行者,都是為利益眾生而修行。但亦有一些未正確了解佛法的修行人,往往因自己誤解修行而以自我所認為的佛法來衡量別人,故此對別的大乘行者妄自批判。由於極力護持那內執的佛法,而蒙蔽了認知真理的大道,最後所得的結果,就是自障修行。因為善意的啟導才能取締任何惡意批判的負面成果。

不作虛偽裝扮 不隱藏過錯
學佛修行並非單單要明白文字與言語所描繪出的輪廻,這些文字和言說,只不過是要讓我們認知到,日常所作所為是如何迷妄,卻因這些迷妄,把我們捲入輪廻漩渦。故此我們的內心動機,是修行人最重要一環,並非憑外表裝扮而成就。
縱使我們裝扮得如佛一樣的外形,但內心並沒有覺者的心態,這只不過是一個出色的演員而已。在修行過程中,假如我們嘗試作出虛偽裝扮,或隱藏自己過失,這完全是眾生因迷妄而趨向輪廻的業風。
假如我們認為自己是修行人的話,那麼便要細察自己有否保持上述的心態。只有那些能擁有正確修行心態的人,才能在佛法修行大道上,可達到修行的應有成果。
閱讀(8855) 網誌分類: 開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