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在澳門經營粵菜以外的餐廳,很難生存。 記得我早前瞓身推介、皇朝「上海公館」嗎? 本幫菜正宗美味得沒話說,我動員所有識食朋友去撐場, 但結果還是於早前結業賣盤。我再次問自己, 是因為澳門識食的人不知道這間店?還是, 澳門付得起錢但真正識食的人,仍然太少?
粵菜以外其他中菜都做不住,外國菜自然更難做了。以西餐為例, 英語溝通、餐桌禮儀和餸菜認識, 成為不少朋友光顧正宗西餐的最大障礙。有質素和願意付錢的食客, 又優先光顧博企酒店,不給誠意小店機會。
但我明白,每一種進步都有程序:首先找一間不會有心理障礙的餐廳 ,用自己易看明白的菜牌,點一些或許較大路、但絕對正宗美味的菜 式,之後才試深入的另類的,這樣應該較好。 在我認識的澳門西餐廳當中,我常常讚好友鄭總在南灣開始的「 壹號公館」,市場定位相當恰當。
早前與澳門傳媒界大哥謝謙兄,到鄭總「壹號公館」飯聚。 在這間店,每次暢飲都是揀紅酒,皆因庫存豐富, 總能找到抵飲之選。餐牌剛剛重新印製,以圖片及中文為主, 菜式坦白講比較大路,卻絕對正宗,如果我帶一家大細吃西餐, 怕老人家或小朋友吃不慣,我都會點這些菜式。

在我認識的澳門西餐廳當中,我常常讚南灣「壹號公館」的市場定位相當恰當。

在這間店,每次暢飲都是飲紅酒,皆因庫存豐富,總能找到抵飲之選。

餐牌剛剛重新印製,以圖片及中文為主,菜式坦白講比較大路,卻絕對正宗。
以三個頭盤為例,帕馬火腿拼哈蜜瓜, 醃肉鹹香撞水果清甜肯定無錯,再來是生蠔, 選用產自法國的頂級白珍珠蠔及長蠔,都是清甜的選擇,如果供應B elon這類重金屬味的蠔款,一般食客可能會吃不慣,明智。
最後送上香煎鵝肝配蘋果,相當普遍的配搭, 一如意料地甘香不油膩。

以頭盤為例,帕馬火腿拼哈蜜瓜,醃肉鹹香撞水果清甜肯定無錯。

再來是生蠔,選用產自法國的頂級白珍珠蠔及長蠔,都是清甜的選擇,如果供應Belon這類重金屬味的蠔款,一般食客可能會吃不慣。

最後一度頭盤,送上香煎鵝肝配蘋果,相當普遍的配搭,一如意料地甘香不油膩。
「壹號公館」的招牌菜是各款牛扒。 我曾經在此欄介紹過該店斧頭扒,肉質香濃性價比高, 這次鄭總提議我吃另一款鹿兒島A5和牛肉眼扒。 有時我有點怕吃日本出口的和牛,肥膩感太重, 跟我在當地吃到的口感不同;但這次試「壹號公館」的出品, 絕對沒有這個問題,滿嘴肉香,不會太油膩。價錢如何? 足十三安士的日本和牛,九百元有找,抵吃。

鹿兒島A5和牛肉眼扒,吃得滿嘴肉香,又不會太油膩。以日本和牛足十三安士、九百元有找計,抵吃。

有型老闆鄭總落手為我們分牛扒,不敢當不敢當。
薄餅和意大利麵,也是「壹號公館」另外兩款招牌菜。榴槤薄餅近年 在澳門很火,熱潮由台山酒吧「Cheers」帶起, 薄餅真的吃出榴槤水果的濕潤口感,極高質素。 當晚出品水準已十分接近「Cheers」,若以綜合式西餐廳來說 ,已經非常難得。
每次光顧「壹號公館」,主食大家都點松露意大利麵。 這次我們改改,轉吃濃蝦汁蝦球意大利麵。彈牙麵條索盡蝦汁, 貫徹該店「味道大路但好吃」的風格。或許在澳門經營西餐館, 這種老少咸宜又抵吃的定位,才是明智的生存之道。

榴槤薄餅近年在澳門很流行。「壹號公館」的出品若以綜合式西餐廳來說,非常高質素。

最後吃濃蝦汁蝦球意大利麵,彈牙麵條索盡蝦汁,貫徹該店「味道大路但好吃」的風格。
閱讀(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