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佳佳的邀請,到上環文娛中心欣賞了她在香港的首個個人的拉闊音樂會,感覺是不枉此行,這音樂在有限的條件中,辦得很精彩。
我認識佳佳,最早是在潘健康老師的生日會中。其後在中國風音樂會中,首次聽到她的演出,一聽之下,簡直驚為天人,原來我的朋友圈中,竟有超班的歌手,真是我的榮幸。

其實,這三個月是我的讀書閉關期。放工後的應酬,可免則免,真可以說是非誠勿擾。話雖如此,有一些活動是不能推的,就像這一個音樂會是在閉關前應承了的,而自己也實在好像去聽聽。
《佳佳有約》這一個音樂會的Image 做得非常好,海報設計,攝影都做得非常之出色,負責設計及負責形像管理的朋友,真是高手。節目內容也編排得十分精彩,有心思。音樂會分作三個主題。第一個主題是The Beginning,先由佳佳與Penny Wong 合《梨花頌》,並帶出李佳的tribute to Teresa Tang 的歌曲,第二節是Destiny with Bossa Nova, 第三節是Life in Hong Kong.

佳佳在音樂會所唱的歌曲,都經過了重新的細心編曲,並不是原汁原味的翻唱。以這一種方式演繹,並不容易,但佳佳卻能做到瀟灑自如。當然,音樂會仍有改善的地方,但如果這是一個朋友的音樂小敘,《佳佳有約》是交足功課了。
音樂會最教人驚喜的,是佳佳自己創作的一曲《四十的疑惑》。此曲聽來,竟是如此的打動人心。中間的一段Rap , 更是神來之筆。我想,如果這首歌能好好的錄起來,再配合一個有水準的MV, 此曲不難在華人社會中濺起一些水花, 甚至會成為華人社會中的另一首神曲。
我也曾以同樣的題材寫過文首男人中年危機的歌曲。這道歌叫做 “Man of 45” ,是我在Man of 45 的歲月寫的。但歌曲有點灰,最終沒有推出來,歌詞中,有兩句是如此的– “ I’m a man of 45, I am just too young to die, I’m man of 45 , am I just too old to try….” 在音樂會中聽到佳佳以同樣的題材寫了《四十的疑惑》,倍感認同。
再值得一讚的,是音樂會的幾位伴奏朋友,造藝了得,真是一聽便知龍與凰。今晚的兩位特另嘉賓,潘健康老師和連好師都好醒,都是好靚仔的佳佳綠葉。健康哥唱英文歌曲,原來比唱中文歌更好聽,是不是健康哥遇上了好對手,唱起來,就更精神呢?


閱讀(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