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時有澳門朋友請我介紹香港有甚麼好吃,我一腔熱誠地推介, 但往往浪費我的表情,十個有九個最終都沒有去我介紹的店, 原因得一個——唔就腳!我認識的澳門朋友, 多數都不會為了吃到最好,不惜在google map輸入地址,跟着GPS勢要搵到該食肆為止, 在我角度是非常遺憾。
我舉個例,朋友在旺角逛街,想找區內好吃而澳門沒有的食品。 我介紹女人街「通記」,因為澳門沒有粉麵舖是自制手打魚蛋的; 點一碗魚蛋河加豬油,天下美味。可惜, 朋友最終眼見街上有眾多連鎖的「香港仔魚蛋粉」, 覺得就腳就去幫襯——對不起,他們沒資格嘗試頂尖美味。
近日又有澳門朋友請我介紹美食,我最初無理他。直至當日早上十一 時許他乘船到了上環,再次微信問我,表示十分肚餓, 問附近有什麼好吃;我心想要他行八分鐘到永吉街「麥奀忠記」 吃雲吞麵,他應該也嫌遠;要近的話,叫他在上環港澳碼頭的日本過 江龍拉麵店「緣屋」用餐吧!

第一次去「緣屋」上環分店,正值中午用餐時間,門前排了長長的隊,全部是在樓上或附近工作的白領。

「緣屋」用餐時間多數全店爆滿。如果不想排隊,就要選擇中午十二時前或下午時間光顧,馬上可以入內用餐。

翻閱餐牌,各款拉麵全部都是蝦湯底,分別只在於揀味噌、鹽味、醬油還是辣味。
叫他吃「緣屋」,我並非胡亂推介;過往在上環港澳碼頭, 用餐選擇少而且價錢貴,某間以豬扒聞名的茶餐廳, 更近乎劏客程度,較吃得過的只有「華星冰室」。但早前「緣屋」 落戶該商場,此店源於日本北海道,以蝦頭湯底聞名; 我十分喜歡喝蝦湯,自己會買海蝦剝頭煎香來熬湯, 年前日本蝦湯麵名店「一幻」,在香港灣仔開分店, 我都立即去朝聖。
第一次去「緣屋」上環分店,正值中午用餐時間, 門前排了長長的隊,全部是在樓上或附近工作的白領。 我是典型香港人,食飯不抗拒排隊,一於慢慢等, 等了大約半個鐘才入座。當然,如果澳門朋友不想排隊, 就要選擇中午十二時前或下午時間,馬上可以入內用餐。
翻閱餐牌,各款拉麵全部都是蝦湯底,分別只在於揀味噌、鹽味、 醬油還是辣味。先由味噌叉燒蝦濃湯拉麵試起。嗯,口感十分平衡, 蝦頭味在湯底淡淡地浮出,麵條沒有得選擇硬度, 但中正我喜歡的超硬口味。至於叉燒有足足四大塊,十分飽肚, 但售價連加一過百元;想慳點錢, 可以揀只有一片叉燒的味噌蝦濃湯拉麵。
我吃日本拉麵,一重湯底二重麵條,叉燒片反而是其次。再試「 緣屋」,揀了一片叉燒都無的辣味噌蝦濃湯拉麵。 辣味噌湯底較普通味噌更油,十分濃味,辣味吊出蝦頭湯的鮮味, 所謂辣又不會辣到好誇張,但美中不足的是這款拉麵濃到有點鹹, 飲湯飲到最尾會有點涸喉。
「緣屋」香港分店也推出了一些限定版的蝦主題小食。我愛吃蝦, 點了一份炸日本赤蝦,一試之下掂喎! 此店出品不像日本的廉價天婦羅店, 炸蝦都是大大層炸醬包着少少蝦肉, 而是細細隻赤蝦包上薄薄炸粉炸,滿嘴鮮甜,是光顧此店必吃小食。

先由味噌叉燒蝦濃湯拉麵試起。嗯,口感十分平衡,蝦頭味在湯底淡淡地浮出,麵條沒有得選擇硬度,但中正我喜歡的超硬口味。

辣味噌蝦濃湯拉麵一片叉燒都無,靠滿載油香的辣味噌湯底作招徠,吊出蝦頭湯的鮮味,但又不會辣到好誇張。

「緣屋」香港分店也推出了一些限定版的蝦主題小食。炸日本赤蝦最掂,細細隻赤蝦包上薄薄炸粉炸,滿嘴鮮甜,是光顧此店必吃小食。
到第三次光顧「緣屋」,是某個從澳門返港的下午四時許。 全店只有數位客人,廚房卻傳來極為濃烈的蝦頭香味, 急忙問侍應正在煮甚麼麵,所得答案是焦香醬油蝦濃湯拉麵; 師傅收到落單時,立即開鑊把蝦頭和料頭炒香, 最後才加入醬油湯底。
跟其他客人點這這款拉麵,未幾立即聞頭我鍾情的炒蝦頭香味, 未食已流晒口水!拉麵上桌呷一口湯,色香味俱全, 不單勝過我之前試過的兩款湯底,甚至更勝另一名店「一幻」 的香港分店;我吃麵喝湯去到最後一口,完完全全清碗為止, 十分滿足。
澳門朋友若果經上環港澳碼頭進入或離開香港,不趁就腳試試「 緣屋」的焦香醬油蝦濃湯拉麵及炸日本赤蝦,是損失。

焦香醬油蝦濃湯拉麵是我在此店的心水推介。師傅收到落單時,立即開鑊把蝦頭和料頭炒香,最後才加入醬油湯底,色香味俱全。
閱讀(4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