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有好多期無介紹過葡國菜,直至近日有朋友問我在澳門吃葡菜的心水,才記起早前在下環試到一間不錯的。該店名義上在河邊新街,其實已經去到媽閣,就在航海學校旁。我的超級飯腳昌哥已光顧過幾次,覺得水準不錯,但因晚市經常爆滿,話搵日中午帶我去試,穩陣有位。
第一次光顧,發現招牌有幾個訊息:葡文店名為「casa do porco preto」,直譯「黑豬屋」,暗示該店豬的菜式出名。中文店名 則為「加韋斯」,這比較易理解,應是老闆名字。 全店採用葡國小店風格,雅緻簡約;午市人客果然較少, 原因無廉價套餐,甚麼時間光顧都是同一餐牌價格。

位於下環近航海學校的「加韋斯」,葡文名稱為「黑豬屋」,是不少喜歡葡菜人士的私竇。

該店沒有午市套餐,甚麼時間光顧都是同一餐牌價格。
我們只有兩人,不能點太多菜,就揀餐牌的廚師推介, 是否合口味順其自然吧!先來頭盤,包括葡式火腿和吞拿魚多士, 但這度菜不是我點,大廚送的!先此聲明,該店大廚不知道我身份、 不知我可能介紹此店,估計因為有客人在午市豪點豪食, 覺得手藝被欣賞尊重,所以請客吧。
這度葡式火腿,論油香肉香雖然不能與月份長的貴價貨相比, 但就毫不吝惜,切得非常厚身,十分吃得過;至於吞拿魚多士, 一個字——正!橄欖油香令細小的吞拿魚口味更豐腴, 加上醬汁與蕃茄的微酸,甚夾。吃過這兩度前菜, 立即對其餘菜式充滿信心。

大廚贈送的頭盤,包括葡式火腿和吞拿魚多士,水準極高,下次光顧我十分願意付錢吃。

主菜陸續送上,第一度是奶油蜆,以小白豬器皿盛載,十分可愛。蜆肉雖然不算十分肥大飽滿,味道卻很鮮甜,份量也多。

傳統炸物拼盤包括鱈魚餅、蝦及炸乳豬肉,不是不好吃,而是薯蓉偏多,味覺上已分辨不到魚蝦肉,但這是歐洲炸物和餡餅的普遍現象。
主菜陸續送上,第一度是奶油蜆,以小白豬器皿盛載, 上桌十分可愛。蜆肉雖然不算十分肥大飽滿,味道卻很鮮甜, 份量也多,是大人細路都愛的保險菜式。
接下來是傳統炸物拼盤,包括鱈魚餅、蝦及炸乳豬肉,我坦白說, 不是不好吃,而是炸起之後,味覺上已分辨不到魚蝦肉, 餡料薯蓉太多了,肉卻很少。但,這不代表大廚做法不正宗, 我發現這是歐陸炸物或肉派的特色, 不信的話你去英國吃傳統牛肉批羊肉批,一樣食到滿口薯蓉。
正正因為炸物不合口味,反而給我試到該店招牌醬料: 自家製辣椒醬!昌哥多次光顧, 早就跟我說大廚秘製的辣醬又辣又香;請店員倒一些給我們點炸物, 立即豐富了味覺,光顧此店的客人,必須請店員每人準備一碟。

昌哥多次光顧,早就跟我說大廚秘製的辣醬又辣又香;請店員倒一些給我們點炸物,立即豐富了味覺。

不能不試該店招牌菜燒伊比利亞豬,另有薯條、沙律及香橙片伴碟。豬肉沒有令我失望,肉質甚有咬口,滿載肉香又不肥膩。

飽餐一頓,最後來一杯espresso,慢慢坐消化一下,感覺非常嘆記。

葡籍大廚禮貌地前來,詢問當日食品的質素,我也如實分享相告,更合照留念。
兜兜轉轉,光顧「黑豬屋」, 絕對無理由不試試其招牌的伊比利亞豬。 我以前一直以為這種豬都是來自西班牙,但原來在葡萄牙亦有飼養, 而此店的伊比利亞黑豬,據稱更是來自老闆家族在葡國的自家農場, 豬肉質素更有保證。
抱着十分期待的情緒,去試該店招牌菜燒伊比利亞豬,另有薯條、沙 律及香橙片伴碟。豬肉果然沒有令我失望,肉質不是軟稔稔的那種, 而是比較有咬口的,滿載肉香又不肥膩,加上橙片消滯, 吃幾件都無問題。不能錯過還有沙律,連我這種食肉怪都覺得好吃。
飽餐一頓,最後來一杯espresso,慢慢坐消化一下,感覺非 常嘆記。葡籍大廚禮貌地前來,詢問當日食品的質素, 我也如實分享相告,更合照留念。雖然礙於人不多, 很多菜式沒試到,但我對此店已有了好印象,下次還會再去再試。
閱讀(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