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本欄介紹十月初五街飯店「豬肚雞」。一直覺得此店老闆Shi rley姐和Dee哥非常勤力,除了睇緊舖頭, 也不放過任何商機:每逢周六日街上舉行康公夜市, 他們就在門外擺檔、精選招牌菜當小食賣吸引途人;各大小美食節, 也常見二人率領夥計參與。
早前他們又擴展業務,將江門著名牛肉火鍋店「牛爵館」引入濠江。 印象中澳門純牛肉火鍋店不多,較出色是氹仔海灣花園旁的「 汕頭牛宴」;如今澳門半島這邊也有,地點更就腳。該店就在「 豬肚雞」對面,暫時未能掛正「牛爵館」招牌,只能當「豬肚雞」 分店營運。

江門著名牛肉火鍋店「牛爵館」,早前在澳門十月初五街落戶,位置就在「豬肚雞」飯店對面。

吃純牛肉火鍋,店家慣常會在當眼位置列出牛隻部位圖,方便客人知道自己點的配料是牛隻哪個部位。
一坐低我都不看餐牌,直接請Dee哥發辦, 將好吃的招牌菜都拿來吧!店員首次送上牛骨湯,Dee哥說不要急 着落配料,先喝一碗湯暖暖身。看賣相,湯面浮有一層牛脂,以為會 好濃好油,但其實味道清甜不膩,而且飲完也不口喝, 感覺無加味精,純粹靠大量牛骨熬煮。
配料陸續上桌,先試試招牌牛花梅和牛花展。 根據店內的牛隻部位圖,牛花梅大約在牛背和牛頸位置, 涮八秒左右就食得,肉汁滿瀉牛味濃;牛花展則是牛後腿肉, 切得又薄又爽口,與平時吃的牛展口感是不同。

先喝一碗牛骨湯暖身。看賣相,湯面浮有一層牛脂,以為會好濃好油,但其實味道清甜不膩,而且飲完也不口喝,感覺無加味精。

招牌牛花梅大約在牛背和牛頸位置,涮八秒左右就食得,肉汁滿瀉牛味濃。

牛花展則是牛後腿肉,切得又薄又爽口,與平時吃的牛展口感是不同。
接着試一些在純牛肉火鍋店較少食到的配料:牛腦是Dee哥極力推 介,他說牛腦可以長時間放在湯滾煮,煮得愈耐愈美味; 他所言非虛,長時間灼的牛腦比豬腦硬一點,但甘香程度更甚, 好吃。牛紅我從未吃過,想不到那麼嫩滑, 口感介乎豬紅和鴨紅之間。

牛腦是老闆極力推介,他說煮得愈耐愈好吃,試過所言非虛,口感比豬腦硬一點,但甘香程度更甚。

牛紅我從未吃過,想不到那麼嫩滑,口感介乎豬紅和鴨紅之間。
繼續試下去,肥牛肉也是我推介的部位,美味程度拍得住牛花梅;至於生牛丸,坦白說有改善空間,稍遜於內地著名牛肉火鍋店的出品。
一直吃牛肉,不吃點主食好像不飽肚,原本我想用那鍋牛骨湯煮粥, Dee哥卻介紹我吃河粉:吃法是先在自己碗裡加些芹菜和葱花, 以及一湯匙秘製沙茶醬;河粉灼熟後撈起放進碗裡, 最後倒入滾到熱燙的牛骨湯,再拌勻來吃,試過果然十分美味。
由於牛骨湯河粉太好吃,我連續掃掉幾碗,已經飽到不得了, 此時我空手道班的學生和前助理紫君,才端出蛋糕為我補祝生日。 飽死無大礙,照吃可也!十分感謝你們的心意。

繼續試下去,肥牛肉也是我推介的部位,美味程度拍得住牛花梅。

要點主食,河粉與牛骨湯是絕配;千萬別忘了加入秘製沙茶醬撈來吃。

我空手道班的學生和前助理紫君,端出蛋糕為我補祝生日。飽死無大礙,照吃可也!十分感謝你們的心意。
閱讀(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