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eblog >  芯泳空間 >  把藝術帶回家

李芯泳

李芯泳(Monique Lee ,MaS studio Ltd. Design Director)擁有室內設計及建築的專業資格、工程管理碩士。李芯泳從事室內設計的工作已超過十年,不論是商業、住宅、辦公室或大型屋苑的示範單位都有豐富的經驗,工作項目遍佈中港兩地。專長以用家角度出發,致力將建築、藝術及室內設計融合為一,令所有項目都既美觀又能顧及實用和舒適度。
把藝術帶回家
發表於 10-12-2018 08:00 AM

Graffiti (塗鴉) 可以是圖畫亦可以是文字,大多出現在公共位置、設施或牆壁上畫上的標記,亦被視為違法。然而有了這些創作令這沉悶的社區帶來生氣,如沙漠中的綠洲也是街上的博物館,讓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士可以接觸到藝術。而香港最早期被視為本土派的街頭塗鴉藝術, 可說是有「九龍皇帝」之稱的民間藝術家曾灶財,他在多個地方留下他獨特的墨寶,可是只在很後期才被人注視更被一些設計師賞識到。

 

 

時至今日,大家對塗鴉已有一定的認受性並視之為街頭藝術的一種,不再以亂畫或者塗污等名詞來容易。更有愈來愈多的酒吧、餐廳、甚至企業聘請這些街頭藝術家為他們的空間以至產品上創作出具獨特風格的設計,令街頭藝術從侵犯公共空間的行為轉變成物業發展及高檔商店的潮流裝飾。

 

 

作為國際樞紐的香港與街頭藝術隨處可見的英國等地相比仍相差一大段距離,其中一個轉捩點可說是多得2011年開始登陸香港的巴塞爾藝術展,才一併連帶街頭藝術的地位因此而提升,可是在港的街頭藝術家或塗鴉者仍只有少數也不超過50人,所以自2014年開始HKwalls會在3-4月期間舉辦Art  Craw藝術追蹤的活動,吸引多位由世界各地如Cinta Vidal(西班牙)、Storm(丹麥)、Neil Wang、Zoie Lam 、KS 、Lousy(香港)、Angela  Ho(澳洲/香港)、Sheep、Senk32(中國)、Elsa Jean de Dieu  (法國/香港)、Alex Senna (巴西)等的藝術家參與,並在活動期間每天都會在街頭作畫,讓觀眾親眼目睹,加強藝術與公共空間之間的聯繫,讓公眾能夠直接體驗創意精神。

 

 

雖然要等到下年才再有機會參加,但香港仍有不少Graffiti的打卡熱點如荷里活道G.O.D店及74號、上環太平山街40號、四方街26-50A號、水池巷、中環伊利近街、卑利街38號、黃竹坑香葉道4號、業發街、黃竹坑道64號、西營盤忠正街及奇靈里、灣仔星仔的 Classified 、旺角聯運街和弼街之間的小巷、旺角眾方街80號、油麻地彌敦道385號、深水埗的萬風大廈等等。

當全球多個地方也尊重街頭藝術時希望大家也多留意一下,讓本土的藝術家有更多創作及發展空間。

 

 

閱讀(2642) 網誌分類: 建築 設計


昔日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