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連公屋也過萬一呎的時候, 家中的儲物空間越見珍貴, 所以在網上已有不少教大家收納的小技巧,現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也有幫助。
首先要有一個收納概念就是 「捨、隱、見、續」,結合了佈置創意的「美型收納」,不單止打造出更整齊乾淨的家而且更少不了型格在當中。

「捨」- 捨是收納中第一個步驟也是最重要的,如果連最開始的這個步驟也不能完成的話之後的也不能繼續,但只需要理性、有系統地依照收納流程,便可以更快捷更有效率地完成看似繁瑣的收納工作。
香港的生活空間有限,所以我們也會用盡每一寸的空間來儲物,而且永遠也會塞到滿滿的,然而放在最入的東西一般都不常用甚至早已經被遺忘,所以要先選擇一個房間開始,例如書房或者更甚的話可以由一個儲物櫃開始也可。如前文提到儲物櫃內總有些早已被遺忘的東西,所以必須把整個櫃子內所有的物品也全拿出來。

接著便是分類,最基本分會再用和不會再用兩大類,但有不少感性的朋友也往往會卡在這裡,有些物品根本不會/不可再用但是又有感情/特別意義、有些則可能買的時間很貴或者連包裝也沒有拆開的。這個時間不妨以20秒作為一個基準,如果在20秒內也想不起上次用是在什麼時候,同時你也可以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 我需要這個嗎? 2. 它帶給我快樂或者特別意義嗎? 3. 是否已經擁有類似的東西嗎? 4. 為什麼我有這個? 最後便可把物件分類出來到下個階段。

我們常常也提倡環保當然不可直接把分類好為不會保留的物品直接掉進垃圾筒內,這個時候便需要再細分為可回收利用或是送人,或者也可考慮賣給二手店或自行放上二手網站上放賣等,雖然可賺到的錢不多但最重要是不浪費,最後淨下的也只好直接掉棄。
另外需要保留的物品則可按照不同的用途、大小、形狀等等再分類擺放。以上所提及的只是「捨、隱、見、續」中捨的部分,下期再和大家分享如何在空間有限的地方也可把所有物品擺放整齊打造出又型又實用的儲物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