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提及到有關森林認證創立的目的、相關認證機構及整個認證的過程,但實際上森林認證對環境、經濟和社會各方面也有影響。
1. 經濟方面

企業為得到更好銷售和市場的認可,便需要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及信譽,所以要取得認證,特別在西歐和北美市場的消費者對林產品的環境和社會性能非常重視,只選擇獲得認證的產品。通過認證更可以獲得長期的供應合同並擴大市場份額,得到更多的市場利益。更有些國家的政府更規定獲得森林特許權的先決條件是在提出特許權申請的3年內必須通過認證。
在價格上獲得認證的產品相比未認證產品的價格要高,同時認證也鼓勵經營單位開展多種經營,尋求最大及最優化地對樹木的使用,促進產品的多元化企業更可藉此增加收入。而且有機會爭取到銀行和國際組織的資金和技術援助。
企業為了通過認證便需要提高森林經營水平及確保森林以可持續方式經營。因為認證會對企業的森林經營活動進行評估,使森林保持健康狀態,長遠來看可以增加林地單位面積,便可提高林地的生產率。
2. 環境影響

認證的要求經營單位制定方案,以及實施對立地有干擾的活動之前,開展環境影響評估,並且對林區可能存在的物種及其棲息地、典型生態系統也要進行評估和判定,建立相應的保留地、保護區及保護措施,保護珍稀、受威脅和瀕危物種、限制狩獵、禁止利用保護國際公約和國家名錄中的樹種等。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採伐作業、道路建設及所有其它機械干擾活動對土壤和水資源的破壞並對其保護。也嚴格控制化學藥品的使用,減少環境污染,保持或恢復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3. 社會影響

在評估森林的可持續經營時,評估時也要考慮當地社區、小型林主、林業職工、普通居民和其它利益方的權益。要求森林的權屬清晰地界定森林和林產品的利用許可權,尊重及確定當地居民對森林資源的傳統和法定權利,規定不得在這些區域開展森林經營活動。也同時要求經營者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職業培訓、基礎設施建設等,保障當地社區居民就業和其它服務的機會,讓企業與周邊社區的矛盾得到緩解。此外認證標準對保障職工的健康與安全要求通常比國家有關法律更高,工資、保險和其它福利待遇不低於當地標準,保障職工的健康、安全與福利。
經過這幾期了解更多關於森林認證及其規定對環境及社會的正面影響後,大家記得在選擇木材時除了考慮甲醛是否合乎標準之餘也要細心研究有關之產品是否獲得森林認證也算對環保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