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客必到的小山坡,可看到菲斯老城有多大。它共有九千四百多條街,總共住了一百多萬人。
以前我不怎麼喜歡菲斯(Fes),第一次去是很久以前了,那時候辭了香港報館的工作住到西班牙海邊一個小鎮,聖誕所有同學回歐洲了,我跟鎮上一個做中國餐館的男孩作伴南下,那是我第二次到摩洛哥。坐了好久的巴士再坐船再坐火車…..印象中很古老,只記得染坊好臭,店舖很多,開價很誇張。
朋友想買一把那種彎彎的配刀,我陪他逛老城,進了店子他看刀,我無聊地張望,見有條彩石鏈子挺好看,只瞄了兩眼店員便一直向我推銷。他開價二千,你叫我怎麼還價?最後他說二百。
相隔多年和三個朋友再去,印象好多了,包了的士去小山上的軍事博物館看對面的老城全景,又請了一個正式導遊帶着我們去看看世上最古老的大學,還在他介紹下到了一間古老大宅吃午飯──滿桌子的前菜再加主菜,環境食物都叫叫人愉快。
不過也做了老襯,我們想去洗手間,被帶到一家很大的陶瓷店裡,入面放着無數富有摩洛哥特色的杯碟、煙灰缸和放香料的迷你tajine。上了人家的廁所嘛,怎好意思不幫襯?70元的三個相連小tajine減到忘了30還是40元,我們買了,後來在別處一看,才15到20塊便可買到。

每一件都讓遊客想買下帶回家。
今年和兩組朋友又去了兩次,找了兩個不同的導遊帶着,看的和聽的都不同,挺有趣。
第一個叫Adil,他到菲斯老城旅館來接我們,從鄰街的住宅大門開始講。摩洛哥的老房子有些門很大,門中有門;有些門又矮又小,叫人好奇難道以前的人都很矮細?原來門中有門是大戶人家習慣的,大門只有當重要日子或貴賓來訪時才開,平日家人出入都只用小門。

Adil在講解門中有門。
「兩個門都有門環,主婦在屋內聽見叩門聲便可分出是大門小門的門環在響,大門響的話應是有訪客,她要馬上戴上頭巾穿着整齊來開門;小門響的話,叫小孩開門便行了。」還有門上方常看見一個裝飾,那是「花地瑪之手」,跟我們買項連耳環常見到的Fatima’s hand形狀不同,但同一意思,都有避邪的作用。

右上是「花地瑪之手」,在大門上保護屋裡的人不見穢物邪靈。
Adil很友善親切,除了看名勝,當然也免不了帶着我們逛地皮具店絲巾店香料店。皮具店絲巾店大家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地毡店沒人有興趣,香料店堅果油店嘛,哈哈,索維拉那一帶才是產區,怎會在菲斯買?他聽了笑笑搓搓手說沒相干,還是帶我們去看了一下。
第二個叫Farida,是個十分誠懇認真的女導遊。她不在意帶客人去購物,對每個景點的歷史講解很詳細卻毫不枯燥,我很喜歡她。有團員想買圍巾,她帶我們到一間超古老大屋裡,那是以前駱駝商旅下榻的地方,現在由政府支持一些小店做工作坊,裡面的東西都實價不二。你說特別便宜嗎,在我這半個本地人眼中並不見得,但它是公道的市場價,光是不用耗精神時間殺價已讓大家舒服多了。
另外有團員想買地毡,她也帶去了,一開始便提醒大家:「這店子東西好,但一定要講價,記着。」
逛得久了,大家肚餓,我說可否請她介紹一個吃飯的地方?她說有,帶着我們去了,坐在我旁邊。侍應來寫菜時,我聽得懂她堅定地替我議價。
Farida後來說:「我很少和客人一起吃飯,就是來了也多數坐到另一桌子去。但我不想他們收你太貴的遊客價,也想看着他們把該拿的小菜都拿來。」她也喜歡我,說每去到一個景點做介紹的時候我都有用心聽,她感受到我眼裡那份尊重。
結果本來只做一個上午的半天團,她由早上十時陪着我們到下午。約了司機來接我們去看panoramique的時候,車子沒在平常看老城全景的軍事博物館外停下,直去到附近一家酒店花園裡──原來啊,那天剛好母親節,團裡的唯一年輕女孩愛倫偷偷跟Farida說了想請媽媽和大家喝咖啡,於是她便安排我們到一家正正對着菲斯老城的大露台咖啡台坐下!
菲斯有九千四百多條街,很多路都很窄,出了名易迷路,近年還多了搶手機的事件。我和港台十人組三月底到達菲斯之前,隨車翻譯一直叮囑我們小心手機和相機,說一星期前他剛有團員被搶走了手機,路窄難追。到了五月和紐約朋友去玩,我也一直叮囑她們勿蘭花手的拿手機怕到忘形,要拿穩,但全程感覺十分安全啊。
又老城因為有些部份新修葺了,商舖街道比馬拉喀什乾淨得多,到小電器店買東西也給人可靠殷實的印象,也許是有Farida在旁邊吧,反正此程讓我對菲斯改觀。加上我給大家訂了一家天台可看到美麗黃昏和夜景的旅館,雖然夜後挺冷的,但旅館提供大量毛毡讓我們攬着來喝紅酒聊聊天…..菲斯,可以再去,希望到時可以有多幾天,慢慢的逛。
沒去過的朋友,請聽我的,一定要找個導遊帶你們走走,和其他城市相比它最需要一個好的導遊,那才沒有白去一趟。

染坊是遊菲斯必到之地,牛皮羊皮駱駝皮先用動物排泄物浸泡變軟,然後才染色。

摩洛哥出產很多絲織,不過它的絲不是蠶絲,是來自蘆薈。
閱讀(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