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eblog >  濠飲濠食 >  康公廟「City Super」!中國國貨大變身

科公子

科公子,自命麻煩嗜吃人,為食絕不妥協,可以不理價格高低環境好壞,一切味道先決,心願盡嚐各國最傳統菜式。香港人長居澳門工作,再忙也好,發誓三餐不准吃得不好。
康公廟「City Super」!中國國貨大變身
發表於 24-04-2018 12:00 AM

香港朋友來澳門旅遊,常問我有什麼好食好玩。追開此欄的朋友,都知道我不是賭場酒店fans,只集中推介他們去平民化、富地道色彩的旅遊點。而近年,我多數介紹他們去康公廟前地,看看這片新舊文化匯聚的地方。

康公廟前地近年變成文創活動的舉辦熱點。就以今個月為例,該處就舉辦了「齊齊葡」的活動,宣揚葡語系國家的特色文化,又請來本地著名歌手獻藝,全日載歌載舞,好不熱鬧。如果是星期六日傍晚前來,這裡還有「康公夜市」,全條街滿載小食和精品攤檔,論規模雖然未能與台灣固定開檔的夜市相比,但氣氛滿載,我認為總比去賭場搏殺有意義得多。

康公廟前地近年變成文創活動的舉辦熱點。就以今個月為例,該處舉辦了「齊齊葡」的活動,宣揚葡語系國家的特色文化,又請來本地著名歌手獻藝。

 

如果是星期六日傍晚前來康公廟,就可以遊覽「康公夜市」,全條街滿載小食和精品攤檔,論規模雖然未能與台灣固定開檔的夜市相比,但氣氛滿載。

新景象湧現,連街上老字號亦受感染,紛紛來個大變身。就在康公廟前地旁邊、往十月初五街入口,屹立着一幢「中國國貨公司」。這間老牌企業由澳門三大家族之一的馬萬祺先生創辦,開業66年了。記得十多二十年前來澳門旅遊經過此幢大樓,被招牌引了入去(我很喜歡那種常在粵語長片見到、舊港澳店舖普遍用來做招牌的長身字體)。當年的「中國國貨公司」,賣的是大路國貨,好像「利工民」內衣、綿襖等,後生仔好少會賣,逛逛便算。

經歷了許多年頭,「中國國貨公司」去年踏入65周年,決定來個徹頭徹尾的重整,由內部裝修以至出售貨品,都要趕上時尚。非常幸運的是,店舖剛剛清走全部貨品、暫停營業期間才迎來「天鴿」巨災,把損失減到最少最少。直至災後,重整方案啟動,「中國國貨公司」終於以全新面貌營業。

改變先由櫥窗開始。以往掛在門口的,可能是傳統羊毛內衣,非常老派。現在放在櫥窗展銷的,都是精美的少數民族手工藝品,吸引到人駐足觀看。店舖內部經過新裝修,明顯光猛得多,但更加值得注意是貨品種類多了很多。大家可以理解國貨公司要跟隨國家政策,但講政治正確,都可以跟得貼點、時尚點。新的「中國國貨公司」,賣的貨品都有主題,例如「一個中國」、專售台灣特產;「一帶一路」及葡語系國家平台,零零舍舍闢出一大個專櫃,售賣葡語系國家食品及洋酒等。

就在康公廟前地旁邊、往十月初五街入口,屹立着一幢「中國國貨公司」,開業至今有66年歷史,去年進行翻新改革,值得一遊。

 

以往掛在門口的,可能是傳統羊毛內衣,非常老派。現在放在櫥窗展銷的,都是精美的少數民族手工藝品,吸引到人駐足觀看。

 

店舖內部經過新裝修,明顯光猛得多,但更加值得注意是貨品種類多了很多,吸引到人流。我會形容改革後的「中國國貨公司」,是康公廟前地的「City Super」。

雖然店內精品很多,但我最關心的始終是有什麼東西好吃好喝。第一個吸引我眼球的,是雲南咖啡專櫃。雲南山地多,溫差大雨水足,種植出來的咖啡以濃而不苦、香而不烈聞名。該省是全國出產咖啡最多的地方,佔八成以上。我覺得買幾盒送予朋友,比較一下雲南咖啡與馳名的哥倫比亞有什麼分別,都幾有趣。

改革後的「中國國貨公司」,台灣貨品很多,其中原住民種植的「哈拉米」是招牌貨。「哈拉」在阿美族語中,是指一種瀕臨絕種的岩鰍。阿美族人希望透過綠色的保育農耕方法,既能種出健康美味的稻米,也能夠令當地生態得到最好保護,讓「哈拉」能夠免於絕種,繼續繁衍。擔任中國國貨改革的大旗手Elaine告訴我,要引入台灣原住民的優質貨品原來絕不容易,單靠代理或批發商不成,而是要親自去拜訪去傾,以表誠意。近年Elaine為此常常要到台灣公幹,深入原住民部落都不知幾多次了。

第一個吸引我眼球的,是雲南咖啡專櫃。雲南山地多,溫差大雨水足,種植出來的咖啡以濃而不苦、香而不烈聞名。

 

改革後的「中國國貨公司」,台灣貨品很多,其中原住民種植的「哈拉米」是招牌貨。

台灣電影《海角七號》是我極為喜歡的作品。整套電影沒有一個奸角,貫穿日治時期的歷史,滿載濃濃的鄉土人情味。戲中每逢廟會、辨桌(擺酒宴客的意思),都會植入一種叫「馬拉桑」的小米酒。電影當年爆紅,這種酒也賣斷了市。中國國貨是「馬拉桑」在澳門的銷售點,這種酒款式原來很多,酒精濃度由低至高的都有,要試有排試。

至於葡語系國家的專區,設於國貨公司一樓,主打為葡國罐頭魚及紅酒。如果論罐頭魚款式,肯定唔夠附近新填巷那間葡國罐頭魚專門店那麼多,但也是精品。替我影相的兄弟Calvin,看見此處擺放著名的「老人牌」罐頭魚,誤會與澳門超市常見的普通版一樣,但其實貴價版與超市普通版,分別在於所用魚獲不同,前者貴就貴在以頭手海魚來做罐頭,味道優質好多,兩罐一齊吃、有比較的話就知分別。有次打風困在屋企無得買餸,阿媽開了幾罐葡國罐頭魚來吃,點晒頭說幾好味,問我在哪裡買和幾錢罐,後來知道最貴那款過百元一罐,猛鬧我敗家。

我會形容,改革後的「中國國貨公司」,是康公廟前地的「City Super」,貨品包羅萬有,無論是澳門本地人還是遊客,都值得去看看。

台灣電影《海角七號》是我極為喜歡的作品。戲中每逢廟會,辨桌(擺酒宴客的意思),都會植入一種叫「馬拉桑」的小米酒。電影當年爆紅,這種酒也賣斷了市。

 

至於葡語系國家的專區,設於國貨公司一樓,主打為葡國罐頭魚及紅酒。

 

擔任中國國貨改革的大旗手Elaine透露,要引入優質貨品原來絕不容易,單靠代理或批發商不成,而是要到原產地去拜訪去傾,以表誠意。

 

閱讀(9794)


昔日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