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介紹皇朝區新食店,無獨有偶也是日本料理。上期講拉麵,今期輪到我最喜歡的和牛烤肉。有日行過波爾圖街老牌韓國烤肉店「李家」,赫然發現新開了一間叫「牛阿波」的日本烤肉店。當日趕時間匆匆離去,但已決心來試菜;畢竟在澳門,非酒店餐廳賣日本和牛的小店絕不多。
到真正約齊朋友兼訂位,我才知道搞錯店名,原名應叫「尚皇匯˙阿波牛肉匠」──尚皇這名字我有印象了,就是一六年我在本欄介紹過的和牛超市。該店原本開在雅廉訪文第士街,以廉價享用炭燒和牛作招徠,無奈生意不太好,已經結業一年多,沒料到竟會翻生,還進軍皇朝區。
新店分兩層,總面積沒舊店那麼大,但裝修就光猛及雅緻很多,只是非常遺憾地沒有了炭燒。模式與舊店一樣,客人到雪櫃揀自己喜歡的牛肉部位,以及在旁邊的酒櫃揀酒水,之後便可到樓上入座,師傅會把牛肉解凍後送上來。至於其他食物,好像壽司、定食等,則用平板電腦點。

曾經在雅廉訪文第士街開店,提供廉價炭燒和牛的「尚皇」,沒料到結業一年多後竟會翻生,還進軍舖租出名貴的皇朝區。

新店與舊店一樣,客人到雪櫃揀選自己喜歡的牛肉部位,以及在旁邊的酒櫃揀選酒水後,便可到樓上入座等開餐。

我曾經形容舊店是「和牛超市」,不同級數及部位的和牛都放在雪櫃,任客人自己揀,既考眼光,也是豐儉由人。
落戶皇朝,該店酒水選擇多了很多:包括多款以「響」、「余市」等日本名牌威士忌溝梳打水的High-Ball,啤酒方面除了生啤,還有不少樽裝日本啤酒。試菜當晚飲的「越後麥酒」,是我本身常在日式超市買的,麥味特濃,想不到此店會入貨,老闆眼光抵讚。
此店名為「阿波牛肉匠」,主角當然是從日本德島縣入貨的黑毛和牛。在舊店,最好吃的牛肉部位是上肩胛肉「三筋」,爆汁之餘又有油香,但當日該部位無貨,店員推介我吃「巨龍」。牛肉上桌時以乾冰伴碟,極具氣勢。此部分又長又厚身,燒烤後仍能保持肉汁,味道是合格的。
然而新店不能像舊店般,選用火力較溫和的炭燒;客人從雪櫃揀牛後,交給師傅解凍的時間又略嫌不足,出現了一個很麻煩的問題,就是燒牛時很容易過火。例如當晚燒薄身的「三角肉」,別說保持肉汁很困難,不燒焦已是萬幸;相反切成厚身方塊的「肉眼上蓋」,中心又很難燒熟。

落戶皇朝後,新店酒水選擇多了很多。試菜當晚飲的「越後麥酒」,是我本身常在日式超市買,麥味特濃,想不到此店會入貨。

我最愛吃的牛肉部位「三筋」無貨,店員轉為推介我吃的「巨龍」,上桌時以乾冰伴碟,極具氣勢,試過肉質味道也是合格。
所以光顧新店,只有選用適當厚薄、牛脂的部位,才能在這個限制下燒到好效果。根據實測,若果沒有「三筋」,我建議大家選用「翼板肉」:這個部位像男裝領呔般大小,厚薄適中,就算新店烤爐火力較難控制,仍然可以燒得好。一吃之下牛肉既香口又爆汁,這才是日本和牛風味。

根據實測,我最推介「阿波牛肉匠」的「翼板肉」,好吃又抵吃。

「翼板肉」像男裝領呔般大小,厚薄適中,既香口又爆汁,吃到日本和牛風味。
在皇朝開日本餐廳,食物種類不多元化是不行的。試了此店壽司,水準令我有點失望,最容易做得好的左口魚背及甜蝦,前者雖然是出名油香很濃的部位,但此店魚背是肥立立,口感很怪;至於甜蝦,鮮甜程度也是稍遜。天氣還是寒冷,我也試了壽喜燒等熱鍋,水準反而較為正常。
試了又試,最終還是給我找到驚喜,就是該店日式定食質素相當不俗!當中以炸豬柳及炸豬扒最佳,雖然沒有像正宗炸物店般,提供即磨芝蔴及味噌醬,但也付上大大碗日本米飯及味噌湯,定價又不貴。所以光顧新店,揀選幾款優質和牛及酒水,最後叫份定食飽肚,是聰明的選擇。

此店壽司令我有點失望,最容易做得好的左口魚背及甜蝦,水準也是平平。

已經過了新年,但天氣還是寒冷,可以試試此店的壽喜燒等熱鍋,水準是可以的。

試了又試,發現該店日式定食質素相當不俗,當中以炸豬柳(圖左)及炸豬扒最佳。
閱讀(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