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了我在澳門的中西餐心水選擇,今期參考《米芝蓮》,精選街頭小吃。我為自己定下標準:限定介紹十間店,每間餐廳只會推介一度菜,這度菜比其他本地餐廳同款食物,不止好一點點,是最少明顯贏兩班;每次光顧這度菜都是那麼好吃,沒有遇過大廚失手。
餐廳不能開在酒店,亦排除了曾在《米芝蓮》獲獎及知名度高的食店,最好是我親自發掘的。結果七除八扣,選出今期十間小店十種美食。當中以粥粉麵飯為主,貫徹小吃之名,也有正宗外地食物,總之價廉物美。
1) 豬雜湯河粉@「三姨麵食」
今年開業的粉麵小店。廚房以電磁爐逐碗粉去煮,家常做法。食物選擇不多,豬雜粉最佳:混混濁濁的豬肉湯好喝到不得了,感覺無落味精;豬雜清潔得乾淨,肉香愈嚼愈是出來,十分好吃。
地址:大纜巷23A號添祥大廈地下(永樂戲院斜對面)

豬雜湯河粉@「三姨麵食」
2) 手打墨魚滑拼鯪魚滑撈粗麵@「兄弟行」
在內港開業二十多年,靠海吃海,長期買到新鮮墨魚,據說無加豬肉無加粉,百分百純墨魚打成滑,味道不遜高檔火鍋店,是此店必吃。拼鯪魚滑或雲吞俱佳,麵則要撈粗,記住加底加豬油,是兒時粉麵的味道。
地址:沙梨頭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18號A(舊水上街市對面)

手打墨魚滑拼鯪魚滑撈粗麵@「兄弟行」
3) 牛尾拼豬軟骨湯通粉@「明記美食」
下環街市熟食市場店舖眾多,我最喜歡「明記」。招牌菜牛尾拼豬軟骨湯通粉,通粉索滿熬得極濃的蕃茄牛骨湯,牛尾鬆化不黐牙,豬軟骨充滿肉香入口即化,吃後口腔還有餘韻,絕對是值一百分滿分的湯通粉。
地址:下環街市2樓熟食市場3-06號舖

牛尾拼豬軟骨湯通粉@「明記美食」
4) 紅豆豬手煲@「城市美食」
店舖也是在下環,開業近三十年,屬平民化快餐。老闆阿Lee煮葡菜出色,「葡式逼牛脷」與「紅豆豬手煲」都很美味,後者更勝一籌,豬手外皮有膠質不肥膩,肉質鹹香鬆化;紅豆和椰菜索滿醬汁,白飯殺手。
地址:下環李加祿街16-18號地舖(下環街市對面)

紅豆豬手煲@「城市美食」
5) 叉燒炒蛋飯加咖喱汁@「麵店王麵家」
店名與招牌菜不符,麵食平平,碟頭飯到家。瑤柱蛋白炒飯水準勝過不少酒樓,但最好吃是叉燒炒蛋飯。炒蛋技術接近香港「澳牛」及「華星」級數,緊記請店員加上招牌咖喱汁,立即由碟頭飯昇華成美食。
地址:勞動節街226號廣福祥花園第八座地舖(寰宇天下麥當勞附近)

叉燒炒蛋飯加咖喱汁@「麵店王麵家」
6) 苔條黃魚@「上海人家」(興元店)
雖然是特許經營,但大部分食物都有正宗上海風味。小籠包出色,苔條黃魚更是我的最愛,魚用野生黃花,起肉後包海苔炸,香脆又不乾身,仍能嚐到魚鮮魚汁。最重要是啖啖肉無魚骨,試過之後不吃英式炸魚。
地址:勞動節大馬路319號(保利達花園第一座「來來超市電器」旁)

苔條黃魚@「上海人家」(興元店)
7) 天堂蝦刺身@「水門泰國食館」
最初欣賞此店豬血湯貴刁,味道正宗到與泰國一樣。後來鍾情這度另類生蝦刺身,以辣椒Pit Suon混和薄荷葉及蒜頭等上桌,賣相有凌亂美,大廚還加入一點檸檬葉絲,味道更豐富。入口鮮甜,緊接辣到你上天堂。
地址:中心街140號永添新邨(第一期)地下(黑沙環鏡平學校對面)

天堂蝦刺身@「水門泰國食館」
8) 沸騰生魚@「辣四方新派川菜」
大廚班底來自四川五星級酒店,對食材及菜式做法極有堅持,店內辣椒都是從當地運來。沸騰生魚滋味最令人難忘,做法是以滾油將辣椒的香氣和辣度完全逼出,同時灼熟近乎無骨的生魚片,又麻又滑超級好吃。
地址:巴波沙大馬路台山新城市第三街8座昌勝閣地下(台山紅郵筒旁)

沸騰生魚@「辣四方新派川菜」
9) 田雞雙丸粥@「明記小食」
澳門人氣最高的外賣粥店,只做晚市宵夜。招牌菜是鯽魚粥,但我嫌該店鯽魚起片後細骨仍很多,轉為推介同樣是現點現殺的活田雞,鮮甜程度勝過高級火鍋店。可配手打豬肉及牛肉丸,叫多份豬膶腸粉,完美。
地址:白朗古將軍街18號、24號(筷子基巴士總站附近約1分鐘步程)

田雞雙丸粥@「明記小食」
10)松山焗骨飯@「何伯扒房廚房」
要數澳門最具代表性街頭小吃,怎能不提焗骨飯?當地人懷緬的舊工人球場焗骨飯,「何伯」最能重現其滋味。炒飯底不太乾,豬扒又肥又香。曾在此欄批評「何伯」侍應態度惡劣,現時再無發現此情況,可以捧場。
地址:祐漢新村第一街34號(菜農子弟學校隔一條街)

松山焗骨飯@「何伯扒房廚房」
Missing out…
今期十大街頭小吃,推介標準單純以味道為先。但我也明白,街頭小吃往往包含昔日情懷。對於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來說,可能「阿婆雪糕」、冷糕、紅豆餅之類,才是最合心水的懷舊小吃。

下期終極推介、澳門朋友在香港搵食指南——嚴選香港十大街頭小吃!
閱讀(2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