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eblog >  濠飲濠食 >  放低成見試日菜(下)—珠海「竹馬日本料理」

科公子

科公子,自命麻煩嗜吃人,為食絕不妥協,可以不理價格高低環境好壞,一切味道先決,心願盡嚐各國最傳統菜式。香港人長居澳門工作,再忙也好,發誓三餐不准吃得不好。
放低成見試日菜(下)—珠海「竹馬日本料理」
發表於 23-10-2017 12:00 AM

上期講到我吃日本料理嘴很挑,對那種以大大塊三文魚刺身作招徠的港澳日本料理,一直存在成見。但講到成見之深,絕對無法與今期相比,就是在珠海吃日本料理。過往看網上視頻,拍到客人在內地吃刺身,驚見有蟲在魚片游走,真係嚇死人;至於熟食好像拉麵、鐵板燒等,我有在內地試過,部分頗有水準,但更佳的店在港澳大把,毋須在內地吃。

今期我介紹拱北粵海東路的「竹馬日本料理」,在珠海開業超過十年,旁邊亦開滿日式餐廳,充滿東瀛風情。第一次光顧,由美女店長楊芳協助落單及幫忙烤肉,邊食邊傾得知此店背景:「竹馬」本來專做駐珠海工作的日本人生意,賣的是日本家常料理;但後來日本廠房遷移到柬埔寨等國家,「竹馬」生意大跌,老闆將店轉型,主打炭火烤肉及刺身。

雖然是轉型,但「竹馬」力求正宗的作風並無轉變。第一次光顧,楊芳替我落單點刺身,能流利講出不同魚類的日文名稱,已令我甚為尊敬;當晚食物水準,令我大大放低對內地日菜的成見,決心要在本欄介紹。適逢上周,我為澳門空手道良師益友新哥搞生日,建議到「竹馬」聚餐;眾人無一試過珠海日菜,擔心不衛生不好吃,但最終還是說服了他們。

「竹馬」裝修甚有七、八十年代日本料理初落戶港澳的影子,坐的是仿塌塌米、牆身貼滿日文推介菜式,如果老闆再播下五輪真弓《恋人よ》(即譚詠麟《忘不了您》日文版)等老歌、客人飲多兩杯,包保有時空交錯的感覺。我早已預訂房間,又點了一些預訂才有的菜式,其餘便靠美女店長楊芳、帶着那塊寫滿「是日推介」菜式的白板給我們介紹了。

拱北粵海東路的「竹馬日本料理」,在珠海開業超過十年,旁邊亦開滿日式餐廳,充滿東瀛風情。

 

「竹馬」裝修甚有七、八十年代日本料理初落戶港澳的影子,坐的是仿塌塌米、牆身貼滿日文推介菜式。

 

當日點菜,我沒有細心看過常規菜牌,完全相信美女店長楊芳,拿出白板向我們介紹的「是日推介」。

講起這塊白板又有段故。第一次光顧此店,即碰上內地食客大發雷霆、最後更要警員介入調停。事緣這塊白板被人惡意修改,420元收費劃成42元等,食客不知就裡照點,到埋單才不斷喊貴拒絕埋單。其實像我們食開正宗日本菜,對價目早已心裡有數;當然,店方沒有注意到白板被人擦掉亦有責任。受了教訓,該店以後拿白板推介前,必先確認價目。

當晚第一度菜,是家常不過的日式薯仔煮牛肉。此物是「竹馬」轉型前的招牌菜,十年來替無數日本人盡解鄉愁;楊芳說這度菜看似簡單,但準備工夫很多,必須早上煮好,放涼炆到晚上開火再煮才入味,所以餐廳轉型後便無做,只供日本熟客預訂。我得知此事,預早訂了這度菜,一試之下,薯仔和蘿蔔果然炆得軟糯甜美,牛肉入口無渣,超級好吃。

接着上刺身,活赤貝和池魚王為是日推介,另外還點了油甘魚。在內地吃刺身或壽司,的確有點心理關口要過,幸最終無令我失望。隨本文附上當日三款刺身相片,一看就知新鮮。不過我第一次光顧時,同行朋友堅持吃三文魚腩,水準普遍;所以來此店吃刺身,還是信是日推介吧。

當日唯一一度預訂菜式,就是這一小小碗的薯仔煮牛肉,絕對是做出家常風味的日本料理。

 

這是當晚我們點的三度刺身,左起為活赤貝、池魚王和油甘魚,看相片就知道新鮮,不用擔心衛生問題。

 

「竹馬」主打炭火烤肉,眾多牛肉部位中,我最推介是厚切牛胸腹,一叫就是兩碟。

 

見侍應端上炭爐,就知道主角烤肉準備上場。其他日本料理不敢自誇,但吃烤肉我真是十分沉迷;記得有年在東京,為一試頂級到不會出口的日本和牛,六個人吃了一萬八千港元都夠膽死。至於價錢較為大眾化、以內臟為主的博多烤肉我亦常常吃。當晚吃甚麼肉,結果全由我發辨。

個人認為和牛部位中,厚切牛胸腹(即牛的橫隔膜)最美味。店員細心幫我們燒肉,大家吃過同聲讚好,既不會食到滿口油,而且肉汁爆瀉;緊接是炭燒牛舌,同樣要厚切,廚師在牛舌上劃井字,放在炭火受熱便會彎,變成切割過的鑽石般,故又名「鑽石牛舌」。燒好加檸檬汁,一啖放入口,那種似肥非肥、似肉非肉,滿載炭火香氣的口感,令人難忘。

吃日式烤肉,我喜歡以內臟作結。店員從壼裡拉出長長的牛大腸,看似又肥又膩,實際上燒牛大腸需時很長,店員又邊燒邊剪,最終牛的脂肪幾乎都蒸發掉,只餘下又香又脆又有咬口的滋味,用來餸啤酒是絕配。

當日赴宴的師傅師兄,一致認同「竹馬」水準不遜港澳日本料理,更重要是埋單時折算港幣,人均消費不足四百元,比港澳有質素的日本料理平接近一半。無奈不少澳門及內地食客,仍覺得此店消費偏高,只有識食者或日本人得知此店價廉物美;如果愛吃和牛,該店還有宮崎和牛等優質貨。我敢保證,讀者跟隨我今期的菜單點菜,吃過肯定不會失望。

厚切牛舌亦是必點推介,那種似肥非肥、似肉非肉,滿載炭火香氣的口感,令人難忘。

 

店員從壼裡拉出長長的牛大腸,看似又肥又膩,實質絕非如此。

 

店員邊燒邊剪,最終牛大腸的脂肪幾乎都蒸發掉,只餘下又香又脆又有咬口的滋味,用來餸啤酒是絕配。

 

如果大家喜歡吃和牛,該店還有宮崎和牛等優質貨供應(圖右下),但我還是較推介盤中左手面的厚切牛舌及牛胸腹。

 

閱讀(7172)


昔日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