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澳門有兩個飲食展覽,一個是漁人碼頭的「國際文化美食節」,另一個是新濠影匯「米芝蓮指南港澳街頭美食節」。前者有我推介過的「豬肚雞」及「金印度美食」參展,但其他攤位不太吸引我;後者雖有米芝蓮光環,可惜展期在本文刊出時已完結。最終兩個展覽我都沒去。
要吃米芝蓮滋味,我直接去了店舖。上周在朋友圈看見「李家菜」老闆洲哥宣傳新餐牌,不少菜式以蟹入饌——係喎,中秋都過了,又是菊黃蟹肥的季節。其實在秋天,大家最常討論的是吃大閘蟹,但我對吃蟹十分保守,最愛傳統中菜吃法薑葱炒肉蟹,其他大家追捧的日式松葉蟹、皇帝蟹等,都不是我杯茶。但看見洲哥推出蟹的新菜,卻有興趣一試。

上周在朋友圈看見「李家菜」老闆洲哥宣傳新餐牌,不少以蟹入饌,秋天菊黃蟹肥,食蟹正是時候,馬上訂位光顧。

當晚的蟹都是從蘇杭挑選直送,而且只揀蟹乸,取其蟹黃又多又綿。鋪上蟹身的是一整件雞油,蒸起來味道更香。
我的習慣是,如果是自己熟悉的食店、又提早預訂了菜式,我都會爭取入廚房與師傅打個招呼。當晚廚房掌舵人春哥親自負責我們那圍菜式,他介紹說:「第一度菜雞油蒸蟹,所選的蟹都是特別從蘇杭挑選直送,而且只揀蟹乸,取其蟹黃又多又綿,鋪上雞油蒸味道更香。另一度百花釀竹笙,我們選用當造蟹黃蟹肉去扒,令竹笙和蝦膠的味道更豐富。」
見到備料已經流口水,很有信心不會令同行試菜的朋友中伏,不再打擾春哥和師傅們工作,乖乖地返位等食。最先上桌的是雞油蒸蟹,蟹蓋位置油光十足,用手拿到嘴邊,未食已聞到油香;首先試試蟹黃,果然好像春哥所言,蟹黃既香且綿,好吃到不得了。輕輕咬開蟹殼品嘗蟹肉,那種鮮甜更勝我在俄羅斯即捕即吃的皇帝蟹,加上雞油香氣更是滋味。

廚房掌舵人春哥親自負責我們那圍菜式,細心地把當造蟹黃及蟹肉,放在蝦膠竹笙上。

進擊之靚蟹率先上桌!雞油無論在賣相及味道均產生效用,蟹黃又綿又香,蟹肉鮮甜無比。
第二度蟹黃蟹肉扒百花釀竹笙,亦沒有令我失望。上期介紹宵夜檔「福祿壽」,覺得他們的芝士焗百花釀竹笙已經不俗。但「李家菜」的做法,有蝦又有蟹毋疑更矜貴。點這度菜必須配碗白飯,加入蟹黃蟹肉去撈,好味到極點。
但要數當晚最有氣派的菜式,必定要數燒雲腿草菇炒鴿脯這度懷舊菜。當飲食潮流不斷推陳出新,看見餐館復古推出這種阿爺年代的宴席菜,感覺非常有心。雲腿燒得脆口而不鹹,嫩滑鴿脯配上濃味汁醬也合適,不能錯過的是作為配菜的草菇,比鴿脯更加吸醬吸味,又係白飯殺手。

蟹黃蟹肉扒百花釀竹笙,有蝦又有蟹毋甚為矜貴,叫碗白飯撈汁更是一流。

當晚最有氣派菜式,要數燒雲腿草菇炒鴿脯這度懷舊菜。鴿脯及草菇索盡香濃汁醬,又係白飯殺手。
除了試新菜式,我們也點了久違的咖喱牛雜煲。這度菜原本是「李家菜」的招牌菜,但不知怎的在我常去的筷子基店突然停止供應,只剩咖喱牛坑腩煲等選擇。雖然我也曾以預訂方式,在該店食到咖喱牛雜,但水準卻不復以前,我甚至曾向老闆洲哥反映,指牛雜與咖喱調味有點異常。
直至這次趁着試菜,不死心再點此煲,喜見「師兄歸位」,新鮮牛雜索滿又辣又香的咖喱汁,水準之高在澳門名列前矛。我明白「李家菜」已晉身米芝蓮行列,餐牌不斷改良下多了很多精品菜式,但招牌菜就是招牌菜,是鎮店根本,不應該隨着飯店「升呢」而消失,宜應好好保留。

咖喱牛雜煲其實是「李家菜」的招牌菜,現在要預訂才有得吃。當晚此菜水準到達顛峰,又辣又香。
閱讀(7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