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天鴿」巨災,澳門社會有賴上下一心,市面基本回復舊觀;隨着立法會選戰揭幕,各界焦點隨即轉到拉票之上。當地直選鄉親背景選團佔很大優勢,當中以福建及江門兩大勢力為首。上屆立法會選舉,福建幫破紀錄取得三席,江門亦有兩席,加起來已佔去直選三分一議席了。
澳門福建僑民最多,當地閩菜館成行成市,奇怪的是江門僑民在濠江第二多、但江門菜館流行程度與閩菜館無法相比。早前美女好友Maggie,跟我說黑沙灣開了一間江門菜館,專做傳統手工菜,還有我十分喜歡、不時特意上珠海吃的台山黃鱔飯,立即決定要約齊朋友光顧試菜。
菜館叫「開平佬」。開平以碉樓聞名,屬旅遊城市,由江門代管;開平與台山、鶴山、新會與恩平合稱「五邑」,而江門五邑菜在廣東省,名氣不遜潮州及順德菜。「開平佬」開在「龍苑」附近,外貌有點像超級市場,面積闊落。菜牌雖然有大路廣府菜,但我們當然專試江門菜吧。

「開平佬」設於龍苑附近,晚上燈光火着,看起來有點像超市格局。

店舖面積頗大,而且枱櫈擺得很疏,坐得十分舒適,也適合一家大細前來光顧。

菜牌雖然有大路廣府菜,但一場來到,當然專試傳統江門菜吧。
第一度上桌是江門碌鵝。曾經聽專做冰鮮禽肉批發的好友說,港澳兩地雖然再吃不到新鮮鵝鴨,但由於鵝肉結實,冰鮮後就算肉質變軟了點,仍能保持口感,烹調得宜食味遠勝冰鮮鴨。碌鵝做法是先將小量熱油放鑊,半乾煎地碌出油羶,皮帶焦香,繼而倒入醬料,以細火將鵝燜熟。
一吃至下,對於店立即有了優良印象:鵝皮沾上濃郁到極的汁醬,帶點焦香;肉質結實兼保持鵝羶香味,非常好吃,用來餸酒一流。我們還試了老闆推介的另一度招牌禽鳥菜式燒雞,也做得皮脆鹹香,滿載肉汁,但如果來吃飯只吃一度禽鳥菜,我建議大家揀碌鵝。
吃了雞鵝各一,朋友想炒碟菜調劑,老闆介紹我們點「開平炒牛欄糍」。牛欄糍其實是江門年糕,未切成片之前是圓圓的一大碌,形狀像牛欄,故有此名。這度菜是將切片年糕、伴以椰菜及臘腸同炒,的確香口美味,只是沒料到江門菜濃味起來,原來不遜上海菜,連炒碟菜蔬都咁濃味。

招牌碌鵝極具水準。鵝皮沾上濃郁汁醬,微帶焦香;肉質結實兼保持鵝羶香味,非常好吃。

此店燒雞水準也不俗,皮脆鹹香滿載肉汁。

「開平炒牛欄糍」是將切片年糕、伴以椰菜及臘腸同炒,香口美味。
特意光顧「開平佬」,源於好友Maggie介紹此店招牌菜「五色腸頭」,外層為豬大腸、裡面包着一層薄薄的鹹蛋黃,再包着一片臘腸,聽材料就知道是功夫菜。一試之下,的確別具風味,但我覺得臘腸味實在太搶了,略為掩蓋了豬腸及鹹蛋黃味道,建議將三種食材比例再調整一下。
登登登登,當晚主角出場,台山黃鱔飯是也。這煲飯份量十足,但由於我太愛黃鱔滋味,就算只有我自己一人亦會點,最多吃不完打包。侍應一揭起砂窩煲蓋,黃鱔絲連帶鋪在飯上的芫荽香味一湧而出,令人食慾大振。黃鱔去骨去得甚佳,飯帶焦香,在澳門來說算是最佳黃鱔飯了。
試菜以後,見識到傳統江門菜又濃又香的滋味,長了見識。整體而言,「開平佬」是非常有水準的菜館,價錢亦很公道,可惜由於人手問題,不能延長宵夜時段,大概晚上十一時就打烊了,非常可惜。希望老闆快點請到員工,讓小弟與一眾好友多一個宵夜落腳點。

招牌菜「五色腸頭」,外層為豬大腸、裡面包着一層薄薄的鹹蛋黃,再包着一片臘腸,聽材料就知道是功夫菜,必試。

主角台山黃鱔飯名不虛傳。黃鱔去骨去得甚佳,飯帶焦香,在澳門來說算是最佳黃鱔飯了。
閱讀(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