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喜歡吃麵包,所以從不考慮移民歐美;要我每天以偏向硬身的外國麵包為主食,不能像平時在港澳般,很容易吃到水準極高、我最愛的廣東式粉麵,肯定相當不高興。當然也有例外,例如經過舊式麵包舖,被出爐麵包的香氣勾起食慾與童年回憶;或到台灣旅遊時,去麵包大師主理的名店,看見他們以三星葱等土產入饌的特色麵包,才會買來食。
近年港澳兩地捲起龍蝦包熱潮。其實我知所謂龍蝦包,並非漢堡包夾住龍蝦肉這麼簡單,餐廳內也有很多其他菜式,但單係一個包字,就足以令我卻步。凡事總有第一次,澳門老友侯仔,有兄弟在氹仔開設龍蝦包兼西餐店「King's Lobster」;該店剛剛研發新餐牌,邀約我們一同試菜。

開業大半年的「King's Lobster」,位處氹仔舊城區景點北帝廟旁邊;餐廳外觀富葡式建築情懷。

店的面積不大,晚市時間十分墟冚,建議光顧前訂位。
舖頭位置不俗,就在氹仔舊城區景點北帝廟旁邊;餐廳外觀富葡式建築情懷,這是在該區開餐廳的先天優勢。據知餐廳開業大半年,成功聚落一批熟客,我與侯仔晚市時間前往全場爆滿,若非提早留位已無位坐。
我老友侯仔與該店老闆Belu都是在澳洲讀書,卻是返澳門發展才認識。Belu表示,他與該店幾位股東都是在外國留學的「番書仔」;去年大家打算創業,決意經營食店,其中一名股東因掛念英國讀書時當地龍蝦包滋味,又見澳門少有這類餐廳,提議做龍蝦主題西餐廳,大家一致同意。
Belu說:「我們一眾股東都是第一次經營餐館,好多事都要重頭學起做起。大家比較有把握控制到的,就是龍蝦質量和新鮮程度,幾乎都是有客人點菜才即劏龍蝦。最初劏龍蝦,我們都係雞手鴨腳,但經過呢大半年每日都要幫手劏上過百隻龍蝦,我已經能夠在五分鐘內將蝦起肉。」

老闆Belu(左)及大廚Cris(右),每日合共要劏最少過百隻龍蝦,手勢熟練。

Cris即場示範劏龍蝦。他笑言若非要放慢手腳遷就我拍攝,一分鐘時間多點就可以劏好一隻活龍蝦。

當晚我的任務是試新菜。這度麵包周打蜆湯,賣相特別忌廉湯滑溜,蜆肉與薯仔粒口感也匹配。
但過講到劏龍蝦速度,眾人無論怎樣練習,也快不過該店葡籍大廚Cris。小弟深入廚房,看見他劏蝦手法如何俐落;蝦身起肉當然無難道,靠着一根麵包棍幫手,碌兩碌就把蝦腳的肉也起到出來,最快一分鐘就劏到一隻龍蝦!除了顧龍蝦質素,該店另一主角麵包也是自製,誠意十足。
在廚房八卦一輪,返餐廳安心試吃準備推出的新菜式:該店早有龍蝦湯供應,老闆希望推出多一款麵包周打蜆湯供客人選擇。上桌一看,賣相果然夠特色,挖空麵包內籠作為容器盛湯。這種做法與南洋咖喱麵包雞相似,只是變做迷你版。忌廉湯滑溜,蜆肉與薯仔粒口感也匹配,但我向老闆建議要再加強口感,例如加些爽口蝦粒更佳,直情升級做海鮮湯。
第二度菜牛肉沙律也很好,好在加入皮蛋這個亮點。外國餐廳雖然不會用皮蛋入饌,但當餐廳到國外開分店,亦往往會選用幾度土產,製作融合菜。以蔬菜捲起牛肉、皮蛋一口吃下,配合醋的酸味口感相當微妙。又輪到我給意見,我認為如果能加點柚子醋的話,酸酸甜甜更加清新。

牛肉沙律加入皮蛋,增添中國風之餘,又不會感到不倫不類,高招。

特別版龍蝦包,麵包加入墨魚汁改變顏色,味道則外脆內軟,再加上幾大片龍蝦,抵食又美味。
主角終於上場,就是墨魚汁龍蝦包了。麵包於製作時混入墨魚汁變色,雖然對味道沒有多大改變,但我欣賞麵包做得外脆內軟,本身已經見到製包功架。幾大片龍蝦肉作餡,連薯條配菜價格也不須二百元,性價比甚高,作為「King's Lobster」龍蝦包店的新招牌菜,是絕對合格了。
我們二人吃了這三度新菜已經有點飽,但為中肯地介紹這餐廳,還是再點了龍蝦意粉及燒龍蝦這兩度菜式。龍蝦意粉水準是合格的,但我認為如果不選用意大利粉(Spaghetti),轉用較有咬勁的扁意粉(Linguine),拌龍蝦肉吃會貫徹煙靭口感。至於燒龍蝦,廚藝上沒得太多評論,完全是食材致勝,此店貫徹即點即劏即燒的做法,必定能令蝦迷滿嘴甜汁。
由於是試新菜,今期加了很多評論。中肯而言,周打蜆湯、牛肉沙律及墨魚汁龍蝦包這三度新菜式,水準已不止過關,而是相當美味。我作為超級蝦迷,以後又多了一間氹仔區開餐的好去處。

龍蝦意粉水準是合格的,但我認為如果不選用意大利粉(Spaghetti),轉用較有咬勁的扁意粉(Linguine)更佳。

燒龍蝦在廚藝上沒得太多評論,完全是食材致勝,此店貫徹即點即劏即燒的做法,新鮮又好吃。
閱讀(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