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eblog >  上師駕到 >  四無量心

陳果齊

陳果齊,原名陳漢榮。曾任刑事偵緝警長,期間遇見不少奇異個案,於八四年辭職全身投入鑽研人生命理哲學、玄學,尤其是佛學。九五年間由正統藏傳佛教南卡官促法系之法系主持人吉巴活佛正式封陳果齊為「貝瑪迦密典正寧波車」之殊聖寶上師之法位。
四無量心
發表於 03-07-2017 12:00 AM

我們所講的苦,並不是人們誤認為的那些消極思想,而是切切實實的告訴勸喻大家,不要再盲目的追求那些不永恆的事物,否則會永遠逗留在一個顛倒夢想的境界中打轉。大部份眾生,生存在苦惱之中,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犯上了「我執」,故此,社會中出現了不少暴行,戰爭等事,或大或小,這些「因」經過某一程度之孕育,便發出了芽,終有一天開花結果,就是孽報到來之時。為了勸喻大家明白箇中道理,佛陀之教化,猶如苦海明燈,指引著眾生回歸正航,早日游離苦海。

四無量心 - 慈悲喜捨

 

隨了佛陀應世教化外,更有無量的大菩薩乘願來,現化無邊身,在云云眾生中,以無量「慈」、「悲」、「喜」、「捨」之清淨自心,作殊勝愛樂行。行菩薩道之定義,乃包括了現生中修行菩薩道的肉身菩薩,換言之,假如我們要行大乘之道,渡己渡人的話,必需依隨慈、悲、喜、捨之四無量心而行,這就是基本所應要做到的,任何眾生從初發心,乃至將來成佛果,這四無量心決不可乏少。

眾生發心‧一切皆「捨」

在我們現在修行之中,無論讀任何經,持任何咒,抑或作何功德行,最後亦需將所作一切功德迴向一切有情眾生。這個迴向程序相信每位佛子必然知道,這個做法就是代表著四無量心之「捨無量心」捨是與執成相對的,諸事無常,所以我們對任何事都不計較,一切皆捨,猶此可見「捨」,是修持四種心法中首要做到的,如果不能以捨心作基礎,那麼其心就不能稱得上「無量」。原因何在呢?不妨我舉一個例給大家聽。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密宗修持中,有一個財神法(這個法是應世渡眾生之方便法門,並不是一般存貪念之心,來求取財寶之法,此法也許在將來有機會向大家講解,在此暫時按下不談。)某日一位弟子從上師處,得傳財神修持法,於是每日不斷誠心修持,祁求本尊加庇多賜財寶,最後他終於感應了本尊到來賜寶,不期然內心非常高興,結果本尊賜了他五十両金,之後財神再走到他身旁正在修法的師兄面前。說也奇怪,本尊一出手就賜他千両金,這簡直使他費煞思量。為何他師兄不懂得財神法,卻得本尊賜了這麼多金錢,而我又只得五十両呢?於是好奇地親自問本尊,結果財神本尊教化他道:

「你本身已是家財豐足,平日不行布施,這五十両對你來說已十分足夠,因為你修財神法,感應了我到來,這是我的願力,所以賜了你五十両,而你的師兄,本身家財並不富裕,但他樂善好施,多行布施幫助窮人,雖然他並未有修持我的法,但我亦賜他財寶,相信這一千両他會很快便布施完,我亦會不斷暗中地賜寶給他的。」

黃財神本尊

 

慈心無量‧人我平等

從這個故事,我們應明白到捨棄人我親疏之分,從無量大捨之行徑,所作之功德才是無量無邊的,而諸佛菩薩亦會暗中扶助。

「慈無量心」,亦是修持中重要環節,當然亦應打破一切人我之別,才可稱得上慈心無量,視一切眾生猶如自己子女一般呵護,通常在現今社會之中,我們所提及之慈心,是代表著慈祥,令別人得到無限幸福與感受到無限快樂,在佛教的思想當中,所提倡的就是排除分別心,所以慈心就好像實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樣,不論對方身份形相,亦一律平等,與我們自己的子女一樣無異無別。

彌勒菩薩

 

在西方社會之中出現一個類似的象徵,就是大家熟悉的聖誕老人。其實在聖誕老人出現之前。彌勒菩薩已應化了一個布袋和尚的形象,在中國各地隨緣應化,這位慈眉善目,笑口常開,和藹可親之形相,後來卻被後世人逐漸遺忘,他所代表著慈祥、幸福、快樂的精神,為何作為佛教徒的我們,不好好的推廣呢?相信將來佛教的形象與精神是有賴大家團結一致合力發揚光大,而渡世之目的才能順利實行。

發大悲心‧除眾生苦

「悲心」就是要為眾生拔除痛苦,在現世社會中,每一日都有機會見聞別人受苦,或是身體或是心靈,所以在我們實踐悲心時,必需致力為他們解除痛苦,相信大家有同感的,就是很多活在痛苦中眾生,卻偏偏不知道這是苦,這就是充份表現出眾生沉迷顛倒夢想。所以,我們必需先向他們表白,現今之苦是從何而來,否則的話縱使我們替他們滅苦,始終祇不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已。

舉例:假如當你見一窮人乞食,你向他布施飯食,解決他目前飢餓之苦,無疑這是悲心之表現,但是當我們明天再來,甚至天天都來,這又如何呢?始終他的苦亦未有真正解決。而最佳之方法,莫如指引他一條途徑,找份正當職業,教化他如何才能不再墮落貧窮飢餓當中,這才是真正大悲之心。

「喜心」就是當我們見眾生快樂,聞眾生成功,而毫無保留地為他們高興,這是一種串連鎖反應之效果。理由是我們不斷實踐修行,把眾生事當作自己事,把一切佛事視作己任,而眾生受佛法正道薰陶,得到成績,眾生自然歡喜無量,而我們見他們有所成就,自己亦感同身受,最後為他們而高興,發出無量喜悅之心。

 

 

諸佛菩薩,受眾生之五體投地的尊敬。理由是他們能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對一切事能大喜大捨。他們之行徑,歷劫以來,使無量眾生獲無量福,大家可想像得到六道眾生中,受諸佛菩薩恩典的簡直難以估計。另外云云眾生之中,效法及實踐佛菩薩如斯行徑的亦難以測量,如此類推眾願所感,一個依此修行的人或他類眾生,背後得到的支持是不是無量無邊呢?故此我們不單是要樂意幫助令使別人成就快樂,最重要者切勿生不平之心去謗阻他人,才是真正的喜心。

 

閱讀(4894) 網誌分類: 開示錄


昔日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