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摩洛哥中國領事館在首都拉伯特Rabat的市中心附近,那一區叫做Soussi,看地圖離車站有點遠,我下了通宵巴士吃過早餐才九點多,負責處理申請護照的服務時段卻是下午兩點半至四點半,於是先到老城和新城繞了一個小圈才坐的士過去。
兩點零七分,我站在一間平平實實的建築物前面,若非它旁邊有個開着玻璃窗的門警衞室,而緊閉的大閘前又有道躺在地面的路障,上面黑底黃字寫着大大的「STOP」,真以為是普通大宅。走近看,16號門牌旁邊有個小小銅牌,上面寫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館。
「你來辦護照嗎?請坐在那排椅子上等一下,中國職員二十分鐘後會到。」一個笑容可掬的摩洛哥守衞走出來,說的是法文。我再一次意外,還以為玻璃窗後的一定是中國人。
椅子空空的,這年輕人也坐下了,可能悶慌啦!很快地我們聊起天來,原來他是保安公司職員,以前駐守西班牙大使館,最近才和另一夥伴被調來這兒;我們馬上換到西語頻道,他告訴我有個西班牙女友同居了四年,為着宗教問題才分開了,怪不得西語說得那麼好。一陣風吹過,守衞室傳出tagine的香氣,他問我:「吃過飯未?要不要跟我們一起吃?」我笑着謝了,剛吃完三文呢。本地人天性好客,隨時都樂意跟陌生人分享食物,他大概把我當成半個鄉里了。
想一想覺得很好笑,假如我跑進去開餐,一個香港人和兩個摩洛哥人竟在中國大使館守衞室裡一起吃tagine,那畫面也太喜劇了吧?
準兩點半,椅子盡頭的門打開,進去一看櫃台玻璃窗後面是個膚色黑黑的的粗壯女孩──說普通話,但也是個摩洛哥人!她見了我手捧影印本,二話不說便去開抽屜拿表格,那大概是看到中國人進來的指定動作;但我要申請的是香港特區護照續期啊,她會明白嗎?我趕快告訴她我要辦的不一樣,問她會不會有中國職員上班?
她弄清楚我要做什麼之後縮縮脖子說不懂,但笑容很甜的馬上替我打電話聯絡中國同事。「三天,三天便來。」她收線後說。我點點頭坐到沙發上,明白她指的是三點。
等了好一會,終於來了一位中國女士,應該就是一直和我聯絡的職員。她進房間時玻璃房另一邊的門打開,外面陽光很猛。我看過大使館的照片,有亭台樓閣。
「因為沒預約,今天我又剛好在另一邊有事在忙,遲了過來…..你的東西都齊了吧?」這位女士接過我的三份表格、護照和身分證的正本與影印本、照片和香港銀行的支票(幸好有一千零一張),一邊看一邊詫異地發現表格編號不同:「咦,我打電話到香港問的怎麼不一樣?」
「隔那麼遠,電話裡可能聽不清楚,太麻煩你了。」我衷心的感謝她,也告訴她這是香港入境事務處回信指定的表格。
她說肯定沒錯就好,然後告訴我她打算怎麼做:「我會在你的文件上蓋一個章,證明領事館看過了,然後全部交回給你,你自己拿去寄,回條寫領事館的地址就行。因為我們從來沒辦過香港特區護照,不曉得程序也不知道該怎麼收手續費,而且經過領事館寄出快遞可能比較貴,你自己寄最好了。」她說平日中國同胞來申請辦簽證什麼的,都是這樣。
她說罷帶了文件離開房間,但我對這建議感到很不安。第一,香港規定文件必須「經由中國領事館寄出」,公家郵件跟私人郵件應該不一樣?第二,郵局馬上便要關門了,假設我自己寄,預計要在拉伯特找旅館住一晚,明天還要的士來的士去的找地方,花錢可能更多。
但最重要的是我想按規定辦事,不想出錯。
女士回來時高高興興地舉起一個快遞硬封,說:「瞧,給你找到現成的,文件放進去便行。」
我抱歉地跟她說了自己的想法,還是請她收下來處理才能放心,她看看我:「你帶回索維拉去寄不就行了嗎?回郵地址是領事館,裡面又有我們的蓋印,哪會有什麼問題。」
「可是領事館在拉伯特,郵件卻在幾百公里外由私人名義寄出,不是有點奇怪嗎?」香港入境處未必那麼仔細,但誰知道?我請她諒解我的顧慮,也保證領護照時付足所有郵費和手續費。她最後才同意了,帶着文件又走進門的另一方。
離開領事館是三時半,守衞替我截的士叫司機送我到車站,我又準備開始漫漫的回家路……老了老了,天那麼熱太陽那麼猛,不想當遊客只想回家……
幾天後我再去電郵探問郵包寄出沒有?第二天收到回覆說已寄往香港,有什麼問題香港會直接聯絡我。希望一切順利吧,那麼只等領事館通知就可去拿新護照了。朋友老早約好六月請我去西班牙當她的客串導遊和翻譯,沒護照的話我便只好失信了。
出發前先看了地圖,知道它跟英國大使館很近;又問過本地人去使館區大概需要多少車費,都說二十到三十塊,於是我心中有個譜,在接近兩點時找車前去。結果司機一聽目的地果然露出茫然的表情,但看過手機上放大的地圖和路名他便笑呵呵點頭了,十幾分鐘後把我送進一條兩旁種有綠樹的清幽大道上,停車時也沒漫天撒價,只指指對面示意不繞過去了,跟我說:「十五塊。」

領事館上午辦簽證下午辧護照,這是門外的椅子。
閱讀(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