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eblog >  濠飲濠食 >  有味有醋莆田菜

科公子

科公子,自命麻煩嗜吃人,為食絕不妥協,可以不理價格高低環境好壞,一切味道先決,心願盡嚐各國最傳統菜式。香港人長居澳門工作,再忙也好,發誓三餐不准吃得不好。
有味有醋莆田菜
發表於 10-04-2017 12:00 AM

在澳門紮根的福建人明明那麼多,但我不能了解,為什麼正宗福建菜館在濠江那麼難以立足。例如我很喜歡的黑沙環「楊記」,今年農曆新年後已結業,又少了一個地方吃正宗福建小菜或麵食。至於土生土長澳門人,對外省菜亦很有偏見,有時晚餐宵夜向朋友提議到福建菜館用膳,他們總是擺出厭棄的嘴臉說:「福建菜好食咩?都唔啱食!」不是一竹桿打一船人,但有些人由飲食以至生活,總是不能跨越comfort zone,講多都費時;我深信這類人就算去到外國旅行,死都要死番去食中國菜。

當然也有例外。我在澳門的超級飯腳軒少,對飲食甚有追求,大家常邀約晚飯甚至去旅行。上周他放假,又問我有甚麼新菜館,一齊去試菜、探險,腦海記起筷子基有間新開菜館,招牌大大個字寫着「有味有醋」,店名甚為特別而留下印象;後來再經過,看到招牌右下角細細個字寫着莆田菜,才知道是做福建小菜的,立定決心等齊人去試,就選這間吧。

位於筷子基的有味有醋,開業不久已經聚落一批熟客,沒有訂位隨時要在門外排隊。

 

除了傳統餐牌,此店亦有ipad menu,雖然不能按鍵點菜,但可以了解菜式份量與賣相。

雖然開張不久,但此店似乎已經聚落一批熟客,當晚若非訂位,隨時要企門口等。店內裝修乾淨俐落,女店主誠懇有禮,除了傳統咭紙菜牌,該店也用了ipad menu,雖然並非讓客人直接按鍵點菜,卻可看清楚每度菜的賣相份量。菜式花款多,絕大部分都是正宗福建家鄉菜,未食已經對這一餐充滿期待。

一開始頭盤已經相當精彩。我非常喜歡吃獅蚶,而且還要是灼得剛熟與不熟之間的血蚶,每次去泰國總是要大快朵頤,當然也曾經「領嘢」吃着不潔的血蚶,食到睇醫生。這裡的「一品醉蚶」,所用獅蚶雖然不算很飽滿肥美,但起碼乾淨鮮甜,索性用手拿着殼,放到嘴邊吮下,滿嘴甜汁。呢一度「九轉小腸」,屬最傳統莆田小菜,豬腸一層一層的捲到實一實,索盡香濃鹵水汁,有咬口又美味。

我非常喜歡吃獅醋,這度「一品醉蚶」乾淨又鮮甜,縱然肉質不算極為飽滿,已足夠我大快朵頤。

 

「九轉豬腸」是傳統莆田菜,豬腸一層一層捲起,索盡香濃鹵水汁,美味有咬口。

主菜緊接送上。不得不讚此店菜式擺盤。「莆田荔枝肉」放在樹型木架,貼合主題;荔枝肉因外型、食味均似荔枝而得名,味道像廣東咕噜肉,酸酸甜甜。另一度「極品椒鹽豬手」,釣魚老翁的擺盤雖然與菜式扯不上關係,但味道真心好,做到皮脆、肉嫩、不肥,食落滿口豬手膠質。以跳水比賽形容的話,絕對是高難度、無水花,十分滿分。

不得不盛讚此店擺盤。「莆田荔枝肉」以樹型木架上桌,非常貼題。

 

「極品椒鹽豬手」的擺盤亦漂亮,豬手做到皮脆肉香不肥,滿嘴膠質。

除了靠擺盤取勝,有味有醋部分菜式熱辣辣地上桌,色香味俱全,也很勾起食慾。「一品海蠣煎」其實就是蠔餅,福建做法不像潮州蠔烙那麼乾身,但又不會像台灣蚵仔煎那麼濕,而是介乎兩者之間,食落蠔味及蛋香並存。「百秒黃花魚」,簡簡單單以砂鍋盛着黃花魚落油監水燙熟,很家常的一度菜。福建靠海吃海,這些菜式對鄉親來說鄉愁盡解。

「一品海蠣煎」香噴噴地上桌,風味與潮洲蠔烙或台灣蚵仔煎不同。

 

「百秒黃花魚」以砂鍋上桌,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油鹽水做法,但也吃出魚鮮。

每一度菜都那麼精彩,主食亦然。「興化炒米粉」也是家常都極的菜式,以豬油渣、蝦米、花生、菜蔬去炒米粉,聽落簡單,但細節取勝:米粉選用比台灣新竹米粉還要幼的,落油放高湯邊炒邊煨,成品表面乾身食落有味,是我近年在外邊餐館吃過最好、最有媽媽味的炒米粉。本篇食評盡是讚美,在此利益申報,此店絕非友人穿線、我去試菜的鱔稿,純粹自己去試、自己畀錢,連折扣也沒有;讚美源於真心好食,值得支持。

「興化炒米粉」是我近年在外邊餐館吃過最好的炒米粉,煮出媽媽味。

 

閱讀(12987)


昔日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