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Seasun帶起的高潮瞬間過去﹐港樓的高潮卻沒有停止﹐兼且又突破另一個中原指數, 展開新一輪升浪。好了好了﹐我們已見過一個又一個潮頂﹐我怕香港就快會被滔滔巨潮淹沒﹐high到斷氣。
此次的升浪﹐除了多得和Seasun有關的一系列電視真人騷催化﹐最主要的觸發點是中資連續購入高價地皮﹐嚇驚準買家﹐亦為地產商製造了高價推盤的機會﹐而「一約多伙」的稅制漏洞﹐更在近期的新盤銷售戰上發渾得淋漓盡致﹐導致有錢也搶不到樓。
梁特沒有像上次升勢一樣反應迅速﹐馬上推出大辣招撲火﹐只是叫金管局提醒銀行注意「一約多伙」的買家﹐這大家都明白的﹐人都要走了﹐有問題也留給下屆政府處理。
但政府這提醒是說了等於沒說﹐其實「一約多伙」跟按揭有什麼大關係?可以一張契買十幾個單位的人﹐你還以為他們須要向銀行借錢?這樣監管是不是管錯對象?就如坊間有一種說法﹐叫政府加重收租單位的差餉至租金的四或五成﹐這又是一個亂槍打鳥﹐只會導至世界大亂。屆時業主將差餉轉嫁給租客怎麼辦?屆時業主一氣之下封盤﹐導致更少租盤怎麼辦?又或者到時禍及以租金過活的長者怎麼辦?況且可斥資購十幾伙的大戶﹐根本就不用放租單位﹐買了鑽石回去﹐只放在夾萬不拿出來。
其實要堵塞漏洞﹐只須限制首置買家購入單位的數目便可﹐例如最多只可買兩伙相連﹐甚至狼一點只批一個。將槍頭亂指﹐後果十分危險。
至於中資搶香港黃金地皮﹐有些是心口一個勇字﹐有些是志不在賺﹐只為顯示身價﹐頗有幾年前名店落戶廣東道的意味﹐所以麵包一定貴過麵粉的理論﹐在此不一定成立。但港人恐慌了又再去搶﹐也實在沒法子。
中資的空降﹐又是否不用擔心? 卻又不是﹐多些發展商參與﹐本來可以打破壟斷﹐但以內地開發商的超級航母實力﹐根本不用心急起樓回套﹐而本地發展商投不到地﹐只會將手上存貨更加惜售和轉為收租﹐長此下去﹐供應亦會被窒礙﹐政府一定要嚴肅處理這個問題。
目前的市況無疑就是一個「癲」字﹐果真是「有樓市就有高潮」﹐想幾豪放﹐就幾豪放﹐怎辦?
--- 鄭雋詠 ---
閱讀(3021) 網誌分類: 女人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