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一個月介紹外地食肆,今期開始回歸澳門,帶大家尋味。年前加入了「澳門博彩資訊協會」,與一眾骨幹理事相當投契,無奈大家都非常忙碌,不是身在海外就是值班時間不夾,約頓晚餐隨時要幾個月。好了好了,日前大家剛好都有空,終能聚首晚膳,選址永利皇宮「永利扒房」。
扒房二字,從來都有fine dining含意。記得那些年,父母帶我去豉油西餐廳鋸扒,為我穿得斯斯文文;醬汁傾瀉入鐵板的一剎那「滋滋」作響,醬汁四濺,色香味全,已教我非常滿足。多年以後,我雖然見識過正宗酒店扒房的滋味,對於數十元的鐵板牛扒已有嫌棄,但我對舊香港扒房仍有一份懷念,例如灣仔樂意餐廳,既保留豉油西餐影子,食品卻有酒店級數,對我來說可謂兩者兼得,常常都去,無奈此店亦與年前結業。

位於新酒店永利皇宮的永利扒房,開業至今評語甚佳,日前終有機會前往試菜。

加入「澳門博彩資訊協會」後,認識一群兄弟姐妹,大家感情要好。
去酒店扒房又是另一種感受。味道與服務毋疑都是頂級,但同時食客與經理之間難免存在角力:一種食物該配甚麼酒、牛扒上桌該揀甚麼刀、甚麼鹽,統統都是學問,難免存在一點拘謹、壓力。幸好這晚聚會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可以放鬆心情講笑講近況;我又因為遲到無參與點菜,更是無壓力,反正朋友們已經是這裡熟客,肯定揀選到招牌菜。
第一度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菜式是蟹餅。美國人不愛拆蟹,於是有餐廳想出這道不用拆蟹都食到蟹肉的食物,成為經典美國菜。蟹餅又分新奧爾良及馬里蘭州兩種風格,前者會混入薯蓉蔬菜,較為普遍;後者則純粹拆蟹肉做,成本重又考功夫。永利扒房做的是後者,外層做得香脆,裡面啖啖蟹肉,是我吃過最好的蟹餅。

永利扒房的蟹餅啖啖蟹肉,是我吃過最好的美式蟹餅。
但當晚聚餐主角,始終是牛扒;當晚點的澳洲Rangers Valley風乾連骨肉眼扒,上桌時經理介紹是經過熟成。甚麼是熟成?較普遍是乾式熟成,將牛扒置於風乾房內,經過一段時間外層乾硬,肉汁竄進內層,廚師將外層硬肉切掉,繼續風乾。如是者經過幾次,肉汁高度濃縮,肉質經過陳化,口感獨特香濃,現時全球有級數扒房,供應風乾牛扒已成主流。
牛扒切好上桌,分來吃很方便。外層烤得微帶焦香,細心嘴嚼下每口都滲出濃濃肉汁,肉質粉紅絕對細嫩,正正是高級酒店扒房出品的典範。席間有兄妹不吃牛扒,改為點烤魚,味道是可以的,但滋味與牛扒相比是差太遠了。

主角澳洲風乾肉眼扒上場,medium rare生熟程度是最完美口味,外層微帶焦香,肉質保持粉嫩。

風乾牛扒的特色,就是肉汁高度濃縮,肉質發生陳化,口感滋味獨特。

不吃牛扒的朋友改吃煎魚,味道是可以的,但食物分數是不及牛扒。
作為有級數扒房,最後的甜品細節也非常重要。永利扒房總店位於拉斯維加斯的同集團酒店,甜品亦充滿美國特色,最搶眼當然是funnel cake漏斗蛋糕。這道將雞蛋、牛奶、麵粉及鹽打勻成為麵漿,倒入漏斗內唧入油鑊炸的美國街頭甜品,做法雖然簡單,但放在酒店扒房擺盤美化,立即上得大枱。蛋糕炸得香脆,蘸上朱古力醬吃,甜香滋味。
總體而言,永利扒房在澳門眾多星級酒店的餐廳競爭下,仍然名列前茅,價錢亦並非想像般貴,而且物有所值。差點忙了提及,扒房每半小時都有劇院式表演,由迪士尼御用舞台設計師製作,其中一幕「金鋼」舞台效果假假真真,非常精彩,但在此先賣關子,留待各位入場觀看時更有期待。

漏斗蛋糕原是美國街頭甜品,永利扒房成功以擺盤將它升格,美觀又好吃。

舞台每半小時都有表演,由迪士尼御用舞台設計師製作,相當精彩。
閱讀(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