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去年個股表現,升幅狀元是年中掛牌、分拆自宏安集團(1222)的宏安地產(1243),半年內爆升11倍,榜眼金誠控股(1462)全年升近六倍。展望今年首季心水,看中內地自去年底以來積極推動債轉股、PPP項目證券化,對基建、資源及設備板塊有支援,相關股份料成部分資金增持對象。
筆者參考內地文件,國家發改委、中證監公佈的《關於推進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相關工作的通知》,表明資產證券化對盤活PPP項目存量資產、加快社會投資者的資金回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PPP項目有重要意義,並要求各省發改委部門及上交所、深交所推動支持,甚至已提出各省發改委在今年2月17日前,推薦一至三個首批擬進行證券化融資的傳統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正式行文報到國家發改委,從中選取符合條件的PPP項目證券化產品作試點推廣。
去年升幅榜眼金誠控股自去年控股權易手後,業務主力轉型內地PPP項目,其母公司金誠集團便是浙江省較具聲名的公私合營項目公司。金誠控股的母公司金誠集團近年積極參與內地地方政府的基建、新城鎮化等PPP項目,已獲合約達1,800億元人民幣,金誠控股作為上市平台,業務前景正好是趕上內地加速新型城鎮化腳步,相信陸續有動作,令資產或業績持續變大。
集團去年斥資100萬元人民幣(下同)收購大股東韋傑,全資持有的杭州金仲興投資管理,後者是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註冊私募基金經理,通過是項收購即可在內地成立新的私募基金,開展資產管理及投資業務,包括基建設施等項目。旗下全資附屬杭州金開圓觀投資管理亦已提出申請,共投入2億元,認購中興新城鎮產業投資私募基金的有限合夥人參與股份。基金目標規模8億元,將以PPP模式,為地方政府基建進行投資管理,覆蓋城市綜合發展、旅遊綜合發展、城市軌道交通、保障性住房、海綿城市,以及相關健康醫療、文化娛樂及金融服務等。
內地資金南下搶殼潮持續,投資者憧憬公司改朝換代,新主注資,股價越炒越上。金誠一拆十的股份並行買賣在1月9日(週一)啟動,每手買賣單位改為2,000股,入場交易額由拆細前逾6萬元,縮為約3,000元,料會增加股份流通量。走勢上,金誠自2.2元回落至1.2元後反彈,現價報1.44元,市場憧憬母公司注入PPP項目,以及股份交易拆細會否成為股價整固後的催化劑。

站在高達1500多米的張家界天門山上往東北方向眺望,陳家溪近一塊近千畝的土地,成為金誠新城鎮集團的韓國特色街綜合項目。
閱讀(7401) 網誌分類: 投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