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剛過,但節日飯還是有排都食唔完:過年、團年、朋友接連生日…這些飯局多數由我發辨,找合適餐廳和預訂菜式,係就係要花點心思、做些資料搜集,但其實有些餐廳,可能之前已經聽朋友介紹過有印象,只是基於價錢較高,或位置不適合等原因而未有去。只是到了節日飯,這類鎖於印象的餐廳正好逐一解封,在帶點探險精神下大家齊齊試菜。
在澳門,有水準的葡國餐恆河沙數,很難說哪一間最好,但講到其近鄰、菜式更細緻的西班牙菜,一來選擇不多,二來大家意見很一致,不提甚麼賭場酒店餐廳,獨指慕拉士「Bar.Celona」的西班牙菜是全澳門最佳。

「Bar.Celona」位置隔涉,雖說在馬交石消防局後面,但還是要睇地圖找到同集團的西班牙炸雞,沿旁邊不起眼的樓梯上才到。
以小弟香港上司Alpha為例,此君對飲食講究,他與朋友會為光顧此店特意搭船過來,食完就走,足見此店魅力。他對此店評語是食物好得沒話說,只是價錢有點高。他讚得好食的餐廳應該可信,惟一直找不到合適時機及良伴陪我試菜,直至上周為朋友慶祝聖誕兼生日,終於訂位。
既然成名以久,為甚麼本欄仍題為隱世西班牙菜呢?因為它的位置真的很隔涉,第一次搭的士來光顧,就算你講中餐廳附近地標,例如馬交石消防局、慕拉士發電廠及澳門日報大樓,落車後都要耐心搵一陣。找到「西班牙炸雞」地舖,沿旁邊一條不起眼的樓梯直上,就是「Bar.Celona」。
從餐廳擺滿西班牙足球勁旅巴塞隆拿的波衫和擺設,就明白老闆是球隊忠實擁躉,店名因此得來。翻開餐牌,令我對餐廳定位有點疑惑:它的招牌標明此店是「gastro bar」(美食酒吧),但其菜式及氣氛卻很「bistro」小酒館。這種定位尷尬不知是怎樣形成的,惟有先品嘗食物再作定論。

餐廳定位美食酒吧(gastro bar),但我個人覺得無論計氣氛與餐牌,此店轉做bistro小酒館或較適合。
我喜歡食蝦,每次光顧西班牙餐廳點佐酒小食tapas,必選蒜片炒紅蝦。紅蝦主要生長在歐洲地中海一帶深海,甜味特別地濃。試試「Bar.Celona」做這度基本考牌菜,蒜片的香、蝦肉的甜發揮得淋漓盡致,絕對完美。雖然一客只有四隻,但用價錢及數量去判斷這度菜是膚淺的,係就係有點意猶未盡,但我從這度菜感受到非常滿足,令我對這裡菜式充滿信心。

吧枱放滿不同月份的伊比利亞黑毛豬火腿。外籍店主內外兼顧,又要理廚房,又會走到餐桌與客人交流。

第一度菜蒜片西班牙紅蝦已經極度精彩,蒜片的香、蝦肉的甜發揮得淋漓盡致,絕對完美。
緊接兩度主菜,都是美女侍應將推薦菜式的相片儲存在手機,讓我看到成品,細心介紹我點的。安格斯牛柳揀選medium rare這種生熟程度,外層烤肉香味濃郁,第二層享受到肉汁,最內層品嘗肉的細嫩,精彩。另一度主菜焦糖菠蘿配伊比利亞豬肋骨,食材本身已甚為優質,滿口肉香又不肥膩,理論上不用水果減低飽滯感;偏偏豬肋骨加點菠蘿酸甜,食落又真的更開胃,完全是經過精密計算是食物配搭。

安格斯牛柳宜揀選medium rare生熟程度,既享受到外層濃郁香味,又保持肉質細嫩。

焦糖菠蘿配伊比利亞豬肋骨,食材本身已甚為優質,加點菠蘿的酸和焦糖的甜,絕配。
與友人啖着白酒Sangria,胃口大開,又請美女侍應拿餐牌給我再點菜。巴塞隆拿式鱈魚上桌賣相精美,魚肉細嫩有汁;吃西班牙菜,點可以不點既飽肚又美味的paella鑊仔飯?念念不忘紅蝦滋味,我還是點大路的海鮮paella。一吃之下,紅蝦竟然只能成為最出色的綠葉,主角卻是以海鮮湯燴製、並加入些魷魚粒的米飯,讓我每口都感受到海洋的鮮味。外籍店長友善地前來詢問食物是否對胃口,我別無選擇給予最高讚美。
這一頓節日飯,我是極度地滿意;縱然人均消費接近一千元,以飲的酒很少,兼且餐廳並非位處賭場酒店計,的確是有一點點高,但我也明白要保持口味正宗,食材及調味料往往要從西班牙當地返飛機貨計,也是可以理解。個人覺得,此店只要定位再明確一點,gastro就徹底gastro,bistro就做一間熱鬧嘈雜但食物美味的bistro,它遲早會在米芝蓮摘星。

巴塞隆拿式鱈魚上桌賣相精美,魚肉細嫩有汁,以白酒sangria配食最為適合。

最後的主菜海鮮鑊仔飯,鮮甜紅蝦竟然變成配角,因為索滿海鮮湯的飯更甜更搶味。
閱讀(5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