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先為大家講個尋找他鄉的故事:武漢年輕人阿強,南下珠海打工,在當地日本料理學師;正當他對廚藝有所啟蒙,店卻要關了,日本主廚決定返回家鄉愛媛縣。明知當地是窮鄉僻壤,但自覺未學滿師的阿強,毅然離鄉別井,跟隨師傅到日本愛媛縣的居酒屋打工,一做就是七年。

在筷子基開店的醉月亭,主打日本鄉土料理,澳門罕見。
因緣際會,阿強受聘到澳門,在筷子基一間日本餐廳工作。他躊躇滿志,現實卻教人失望,店主毋須要他大顯功架,只要他迎合本地人口味,做抵食夾大件的港澳式壽司、上面還要唧滿沙律醬的那種便可。阿強不多言,為謀生忍耐照做;直至餐廳股東拆夥,反而成為大顯身手的契機。

三十出頭的武漢人阿強,在日本愛媛縣學師七年,懂得做當地居酒屋各種料理。
他的伯樂是股東阿敬。阿敬投資該餐廳多年,卻無參與管理,亦不知大廚阿強懂得做上述料理。直至餐廳拆夥他和員工接觸詳談,看看日本料理是否繼續有得做,還是轉型其他餐廳,始得悉三十出頭的阿強,原來隱藏一身好廚藝,果斷將餐廳改名轉型,給予他空間做擅長的鄉土菜。
這段真實故事,是早前經朋友介紹、首次到筷子基「醉月亭」光顧得知。讀者若果有追看本欄、定必知道我最喜歡各國地道食物這個飲食習慣;翻開餐牌「鄉土料理」版面,我差不多全部都點了——每款份量細細、收費僅三四十元左右,就能嚐到正宗日本口味,不盡情試對不起自己。
先點「鯖魚味噌煮」及「鰻魚醋物」。其實兩種小吃風味也是差不多,把魚刺全部拔走,再以汁煮方式做,帶點酸又夠鮮。這兩度菜,與我在東京那些很少做遊客生意、餐牌沒有漢字的小居酒屋吃過的食品一樣,令我對年紀還輕的強師傅手藝馬上有了信心。
再來是「池魚一夜干」。這度菜絕對是餸酒佳品,叻就叻在上桌時無須趁熱吃,大可一邊豪情地啖着啤酒、與朋友傾偈,口痕才夾些魚肉吃,已很滋味。我走近廚房與強師傅打牙骹,他說在日本鄕下居酒屋,很少用名貴食材,就是吃這些廉價小食,加幾串爐端燒,飲下酒就過一晚。

池魚一夜干攤凍食亦同樣滋味,餸酒一流。

鯖魚味噌煮除了吃魚肉,不能忘記墊底那塊索盡湯汁的大根。

鰻魚醋物雖然細細碟,卻正好應驗小吃多滋味的道理。
是的,差點忘記菜牌也有爐端燒及壽司刺身。我最愛吃燒鳥,燒雞皮和燒雞翅是必點,水準已很不俗,僅次於西灣湖我最愛的居酒屋「田淵」;至於燒牛舌有驚喜,選用牛舌心部位燒,味道甚佳。壽司方面,摒棄了餐廳拆夥前的港澳式做法,轉番正宗一口一小件,價錢卻沒有大幅提高。

這裡的燒雞皮與燒牛舌有板有眼,水準超出預期。

壽司用正宗做法,醋飯握成細細嚿,一口剛好吞下。
這餐晚飯以鄉土料理開始,以鄉土料理結束。我不好甜品,偏偏強師傅在最後端出小火爐,上面砂鍋放着紅豆湯與香蕉片。以湯匙盛起香蕉連甜湯呷下,酸甜交融,好好味呀!感謝強師傅帶來這些正宗日本美食,更感謝老闆給廚師發揮空間,與我一樣深信地道美食在澳門站得住腳。

最後這個香蕉紅豆甜湯鍋,連平時不好甜品的我亦覺相當美味。
閱讀(24532)
網誌分類:
日本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