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應按部就班參學及實踐,千萬不要急進,必須以自己的程度去學習,聽從師父或上師指引,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的師父或上師有絕對信心,因為他們在指導上有一定的經驗。
當大家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法門之後,便要虛心依從導師,開始在浩翰無際的佛法中修行,一經皈依及灌頂後,依法而修,將來必有成就,無論修學那一宗派,首先要明白宇宙實相,一切都是沒有永恆,任何在現眼中所看到及接觸的一切,都不能永恆地保留下來,山河大地在不斷變化,宇宙間亦不斷地運行,世間萬物亦不斷生生滅滅,我們的一生在這個不斷運行的時間及空間之中,就好像夢境一樣,‚轉眼即逝,在這個有色世界中消失之後,根據因果業報不由自主的又到另一個境界,業力之循環不息,始終不能脫離這個輪迴之苦,故此應貫徹佛所教,珍惜現今每一分一秒之修行,從新審定我們處世所面對一切事物的價值觀,對一切物質、金錢、名利都不應過份執戀,處事上要摒除人我之分。而真正的修行,其實不局限於經卷及壇場之中,無論在我們行、住、坐、臥,在任何時,任何環境,當接觸任何事物,佛法都可以令我們從萬法之中得到覺悟,這些經驗不斷地累積,就是我們將來成就之根源。
範圍廣博 無邊無際
在佛教中常聽見人說有分什麼大乘、小乘及金剛乘,在各乘中又分很多不同的宗派,到底一個初學者及對佛教毫無認識,而又想參學的人來說,應何選擇,當選擇之後又應以何種態度參學。
無可否認,佛教在釋迦牟尼佛祖創教以來,經過兩千五百多年的演變及發展,當中亦出現無數大德把佛陀的遺教不斷地研究及推廣,佛法範圍之廣博,相信直至現在,亦未有人把它的領域明確地劃分出來,真的是一門無邊無際的學問。
佛法之本質,並沒有劃分小乘、大乘及金剛乘(密乘) ,只不過佛法在世間,人們在參學及修持之體證上,所出現的幾個進展之階段,故此以筆者的觀點,以上劃分,只不過依旁觀者對佛教的看法,若是依佛法修行的人來說,是不應如此劃分,因為以上這三個階段,都可能在每一個行者的修練過程中,會根據進度逐一實踐以上的三個層面,因此我們可以說佛法就只有一乘。
佛法是講緣起,只要當大家找上了一門於自己能明白理解的宗教,並選擇一個真正的大師就可參學,(按筆者所悉,現今亦出現一些藉佛法名而非佛法之法門應世)。
現今我們身處的星際,只不過偶然在某一時間當中,宇宙乃物質的聚合而凝集於某一空間之中,又何況眼前一切呢?佛陀就把這宇宙萬法之真諦,留給我們。所以我們學佛的心態,最重要就是,不墮兩端、不執有為法、亦不著無為法,應取其中觀正道之真諦,方為上法。
所謂:
「世間萬有本無常,人生如夢幻泡影,
莫執人我虛幻法,菩提妙花遍莊嚴,
娑婆原是一合相,細聽如來法印心。」
修持佛法 棄執著心
有一位朋友到訪,由於他本身有點事情不知如何解決,正感十分煩惱,故此要來找筆者,希望我能給他一些意見。
這位朋友由於業障,令他在這段日子中面臨各種大小問題,無論在精神上及身體上,都受到煎熬,於是筆者本著自利利人之心,便教他修持佛法,藉此修持先引導他懺業皈依,於是便傳他一個本尊修持法。之後他問了一個奇怪的問題,「可不可以遲些時間才修持呢?」原來他說現在由於經濟環境不能購買一串名貴唸珠,所以目前暫時未能修持。
我聽他一說,心中有一種奇特的感覺,我知他既然對佛法有基本信心,又為何有此之想呢?於是我再問他,究竟誰教你修持佛法要備有名貴唸珠及其他用品才可行。他說他有一位親戚從一位修密宗的朋友處所學,據他說,該自稱修密法之朋友,教他如果要得到與本尊相應,必需用一些名貴如硨磲、水晶等唸珠修法才有效,否則所修並無足夠之加持力及功效。
他這樣一說,當日在場的人無不感到啼笑皆非,於是我藉此機會為他們講解修佛之正確心態,雖然筆者不敢說在修持上有何德行,只本著傳揚正信佛法為原則,為希望發心修佛之初學者不致墮於邪見,於是我便把唸經持咒的基本概念告訴他。
由於人受物質、形相的價值所影響。一般人都較喜歡追求名貴的東西,而學佛剛好是另一種看法,不計較表面形相,一切所謂名貴的都是並非它本身是名貴,而是人們心目中認為它是名貴,故此一切貴賤的分別,都是隨人之心態而生,學佛必須行於智慧與方便,一切執著就是煩惱、痛苦與及輪迴之根源,而我們修佛者如果執著沒有名貴唸珠而不敢修持,這就是一種不正觀念,除了導致煩惱外,更嚴重的就是令外道有機可乘藉此譭謗佛法。
如果說沒有名貴唸珠而不獲本尊佛菩薩之相應與加持,這種想法與行徑就是譭謗佛法,更給予別人一種錯覺,認為佛菩薩有如此分別心,有高低不平之心,而唸珠之使用,基本上就是一個方便的法門,另一方面亦是代表修持功德結集之象徵,而佛陀在世亦沒有說過要我們用較名貴唸珠才有較大功德,也許現在世人會利用世人之心理,為求取利益而散播出如此似是而非的概念,所以我們學佛必需以智慧來分辨一切,否則亦會墮於兩端及迷信。

俗語有云各處鄉村各處例,每一地方由於民族不同,習俗不同之緣故,所以在宗教信仰上亦大有分別,一般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士,又或是一般年青男女,很多時會疏忽的,就是看見其他民族或當地土著,作宗教上之拜祭或供奉神祗時,‚由於自己不相信而出言輕蔑,各位須知,雖然他們所信仰的是一些文明人所少見,但他們歷久以來世世代代都是如此供奉,願力之結集,久而久之上蒼必大開方便之門給予他們加持力,並且在虛空間亦有他們宗主之護法神祗,所以筆者奉勸大家切勿存輕蔑態度。
其次,就是一些人士,他們往往有這樣的觀念,就是以為自己已帶著一些平安符咒,就對神鬼有輕蔑之意,心中常想自己有護身符,以作驅趕之用,這是不對的,因為這樣往往會觸怒一些鬼神。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煩,所以筆者奉勸大家切勿存著一個與鬼神抗衡之心,切記!切記!信則敬之,不信則遠之可也。
大家放下上述兩種心態之後,為了出門平安順利,無論大家信那一宗教,均可誠心向你們的師父、法師、神父或牧師等祈求祝禱及加持,或可向他們請備一些聖物以保安平安,不同宗教均有不同做法。
在我們修持密法中,亦有很多方便之法,作保平安及防止邪魔惡鬼干擾。
筆者把學佛基本重點歸納起來,以偈句形式給大家閱讀,相信必能給一些初學者有所輔助,以下筆者將部份節錄出來,提供廣大有緣讀者結緣以作參考。
迷者修佛不明道 誤言修福便是道
須知得福孽還在 孽不懺盡怎得道
學佛最重明心性 佛說貪求即邪道
除邪修正無罪孽 修佛應作菩薩行
無我無人觀自性 十方諸佛一般同
心正何用執持戒 行道何須苦坐禪
恩則供養孝父母 義則平等上下憐
慈則憐憫諸含識 悲心本是佛菩提
忍則勿言人過錯 讓則和睦莫分爭
切記良藥皆苦口 逆耳多必是忠言
敢問眾生誰無過 勇改過錯智慧多
欺心護己非賢士 能成佛道非靠錢
只須常行益眾事 發正菩提莫損人
菩提究竟何處覓 應從自性心內求
若向外求非佛法 勸君依此早修行
頓悟大乘急懺悔 當來即覓妙法身
離諸塵垢及諸相 洗却塵勞把心修
一悟明心成佛性 一念執迷即眾生
念念不忘自反省 無忘教誨墜三塗
正邪善惡唯心造 諸佛萬法由心生
佛說諸法本無二 有二別於眾生心
萬法諸般同一體 佛性無分智與愚
若能深行般若義 愚者頓覺智不如
集吾祖師玄妙法 願眾圓滿得大乘
閱讀(5092)
網誌分類:
開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