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第二期澳門麵食巡禮,想講講日本拉麵。多次前往日本公幹旅遊,每次必定最少吃一次拉麵,但令我真正有印象及覺得美味,只有一次:就是十多年前光顧新宿火車站旁的「麵屋武藏」。當晚排滿長龍,又首次嘗試自動買票點麵,充滿新奇;當晚返到酒店,恰巧看見介紹該店的電視節目,盛讚此店東京最佳,並披露其湯底加入龍蝦,難怪鮮味到極。
後來再去東京,當然有到此店,卻慨嘆味道已大不如前;試其他名店,都是失望居多。幸好身在香港,終於等到這幾年日本拉麵店空群進駐,一蘭、一風堂等在當地赫赫有名;本土代表,豚王及拉麵來亦很出色。
長駐澳門,偶爾也吃拉麵。年前水坑尾引入了麵屋武藏,開店不久去試,驚覺水準雖仍比不上十多年前的新宿店,卻已遠勝香港分店,魚介湯底尤其出色。無奈澳門人對這種油膩及濃到偏鹹的正宗口味不太受落,加上每碗索價約一百元,願意以此價錢吃麵的本地人不多,終黯然結業。
早前得悉日本過江龍「霸嗎拉麵」在君悅灣開店,基於好奇馬上去試。該店湯底基本上分濃厚豚骨湯及雞白湯兩類,而更吸引我的是進入店舖門口時,吧枱布條標明為「自家打製麵」。無論此舉是為降低運輸成本,還是追求貨源供應及質素穩定,起碼在店內開機打麵,也是誠意表現。

澳門再有日本過江龍拉麵店。霸嗎拉麵選擇君悅灣開店,瞄準中產住宅區客源。

甫進門口,馬上看見自家製打麵布條,以及封起保持衛生的製麵機。
光顧此店吃午餐最抵,因為點一份拉麵,加錢即可揀選炸雞或煎餃其中一款小吃,送埋汽水一百元有找。先試豚骨湯炙燒豚肉味玉拉麵,與坊間正宗日本店一樣,可以自選麵的硬度、是否走油走葱等。先呷湯底,嗯,很濃,喝得出下了大量豬骨熬了很長時間,遺憾是香味略嫌不足。自製麵條咬勁十足無鹼水味,叉燒亦濃香不膩,整體而言算正宗合格。

午市光顧加十多元可試多一款小吃,又包汽水,比較抵食。

湯底主要分豚骨湯及雞白湯兩類,客人可按口味揀選麵的硬度及是否走油走葱。
下次光顧,換了試雞叉燒味玉雞白湯拉麵。也是先試湯底,一試感覺相當熟悉,與金寶字母粉湯的味道七成相似;我並非說該店以罐頭湯或味精奉客,問題是廚師若果試出老火雞湯熬出金寶味道,總要想辦法精益求精吧。至於雞叉燒就幾得意,以雞脾扒做成拉麵叉燒形狀,煮得幾香。
一直未有提及兩款午市小食炸雞及煎餃的味道,因為比較失望,前者可能失手炸老了,欠缺肉汁;至於日本餃子,我一直印象平平,覺得它的饀料不及中國東北餃子多變及充滿肉汁,這店餃子未能扭轉我的觀念。

豚骨湯炙燒豚肉味玉拉麵,算是合格正宗的日本口味,但套餐的炸雞水準則不行。

雞叉燒味玉雞白湯拉麵,雞叉燒美味,湯底卻令我聯想起金寶湯。
整體而言,此店豚骨湯麵在澳門算相當正宗,起碼不是舖幾片日本魚蛋在麵上的貨色,但這個水準別說在日本,在香港亦是難以突圍而出的。幸好根據觀察,此店各個廚師工作時態度相當認真,充份感覺到誠意,希望該店收到顧客意見後,可以在日本配方基礎上提升,我會再來的。
閱讀(6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