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eblog >  喜樂人生 >  聽陳潔靈港樂聲影流情音樂會有感

韋然

文化人、邊沿音樂人、兒歌之父、另類音樂教父、知名音樂作品有《小明上廣州》、《何家小雞何家猜》、《我向你求婚》、《搖搖擺擺》、《十二隻恐龍去野餐》等,著有繪本小說《戀愛巷》、《小孩與狗》、《綠咖啡書室》、飲食書《泰昌蛋撻》、《黃花紅酒醉龍華》、漫書集《小明探阿爺》,並譜有粵語唐詩宋歌曲三百首、廣東童謠三百首、英語兒歌三百首、少兒流行兒歌三百首...
聽陳潔靈港樂聲影流情音樂會有感
發表於 25-01-2010 07:21 AM

在1月19日下午,到大會堂聽了加場的香港管弦樂團與陳潔靈合作的《港樂。聲影流情》音樂會,享受了「半」個流行曲升呢為半古典樂的音樂盛宴。

這個下午,香港管弦樂團的部份樂手並不在超好的狀態中,只是交足了功課,有一些樂手更連交功課的心情也沒有,求求其其的。也許由於演奏的曲目是流行曲之故,部份樂手也就看不起,不太用心去演奏了。

音樂會中,聽陳潔靈唱了多首電影的主題曲、插曲、包括了《影光伴我心》、《姻脂扣》等中英樂曲,讓電影的畫面自然的在腦海中倒帶,感覺良好。但,不知怎的,總覺得玩古典音樂的朋友,對流行曲是有一點輕視,看不起流行曲,而流行曲歌手如果能攀龍附鳳,和古典音樂團體、特別是管弦樂隊合作,就會感到是無限光榮的。

管弦樂團和流行曲歌手合作,主要的目的,不會是對「欣賞」流行曲,而是要借助流行曲去增加票房,也藉著流行曲的普及性,作為推廣古典樂曲的橋樑。

在是次的音樂會中,也終於看到一個樂團中的一位外籍樂手如何善用演奏時之空隙,在「唔洗佢玩」之時,不停用手機傳短訊、又或是打機,示範了如果如何善用這一些空隙的高招。

由於是次音樂會,我是坐在文化中心高座,讓我可以台上看得一清二楚。 這樂手的行動,也反影出部份玩古典音樂的朋友,是實實在在的看不起流行曲的。

個人感到指揮和港樂的默契也不夠,整個下午的音樂都好像欠了一個層次,也欠了點色彩,而編曲也欠了一點驚喜,聽不到「流行音樂古典化」的味道,只有「古典音樂流行化」 之感,古典與流行超不了高思奧化的化學作用,殊為可惜。 如果樂曲可以編得更古典一點,更優雅一點,也不必採用爵士鼓,就可以讓平日聽慣流行曲的朋友突然驚艷,愛上古典化的流行音樂。

現在的編曲,不能說是不好,但個人認為「絕不精彩」,也欠了一點「神韻」。 個別樂手不屑降格去演奏他們輕視或不喜歡的流行歌曲,更不甘心淪為流行歌曲路人肉卡拉Ok機,淪為配角。是故於演奏之時,感覺到他們欠一點誠意。 「非誠勿奏」,看不起流行曲,就不坐下演奏好了,要是在音樂會演奏期間用手機上網打機傳短訊,就是十分的不該 !

這樂手的怪行,真是「認真離譜」 ! 再說,音樂會場刊的資料也不完整,完全欠了作詞人及編曲者之半點料資,如此忽略、不小心、實在是對音樂人十分不敬,宜改之。

其實,音樂是沒有界限的,並無古典與流行曲之分。有的,就只有好音樂與不好的音樂。能感動人的,都是好音樂。

閱讀(6649) 網誌分類: 樂評


昔日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