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eblog >  喜樂人生 >  再聽譚盾高思奧化的樂曲

韋然

文化人、邊沿音樂人、兒歌之父、另類音樂教父、知名音樂作品有《小明上廣州》、《何家小雞何家猜》、《我向你求婚》、《搖搖擺擺》、《十二隻恐龍去野餐》等,著有繪本小說《戀愛巷》、《小孩與狗》、《綠咖啡書室》、飲食書《泰昌蛋撻》、《黃花紅酒醉龍華》、漫書集《小明探阿爺》,並譜有粵語唐詩宋歌曲三百首、廣東童謠三百首、英語兒歌三百首、少兒流行兒歌三百首...
再聽譚盾高思奧化的樂曲
發表於 14-01-2010 10:11 AM
再聽譚盾高思奧化的樂曲 韋然 聽譚盾的音樂會,老實說,我是不太懂的。 以筆者的音樂修養,根本是沒有資格去談論這一位世界級音樂大師的音樂,要說的話,只能談感覺、說感受。 筆者聽過譚盾的音樂會三次。 第一次「看」譚盾的音樂,是多年前在澳門舉行的澳門國際音樂節之中。印象極深的,是初聽那一首與水有關的音樂,大概可以用「極為震撼」來形容。那次的音樂會,是在露天舉行的。主辦者以澳門景點大三巴的梯級作為觀眾席,梯級傾斜的中央,就裝飾為水流之小運河。演奏開始,水在燈飾之中穿流,就似彩色的盧山瀑布從天上來,極之壯觀,目光不期然的投放在水流燈光之處,而把台上的演奏者和指揮者忘了。可以說,那一夜,我是「看」了和「感受」了,而不是「聽了」一場譚盾的音樂會。 第二次聽譚盾的音樂,是在上海現代雜誌的周年慶誌中。 那夜,舞台佈置也很獨特,而當晚演奏的音樂,是一首與「天、地、人」為名的樂章,但可惜場地是宴會的地方,大家都忙著交際應酬,把「天、地、人」的音樂,都當作背景音樂,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沒有專心細聽。 第三次,是在1 月9號到香港大會堂聽香港中樂團演奏譚盾的《水搖滾》、《鳥樂》、《西北組曲》、和久仰的《臥虎藏龍》,也是自己第一次正式的坐在音樂廳中好好的「享受」譚盾的音樂。 早前慕名的隨大隊跟譚盾到大嶼山鹿湖採土製陶。茶鈙之時,譚盾謂音樂最高的境界,是能突破旋律。自然界的聲音,皆為至美之樂,聽風聽水聽雨,盡皆自然。 那日往大嶼山之行,雨不大不小的下,天氣也很寒,在高高的山丘之上,細雨打在山石、打在葉子、也打在大家張開的小傘子之上,發出了不同的音響,靜心聽之,果然令人心矌神怡,自然之樂,真是不需什何巧安排。 譚盾還說他是次的音樂會,不會有什麼「看頭」、也沒有什麼「聽頭」,但會有「想頭」。聽罷,可能會教你想一千次,一萬次。 五行衍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水木火土的大自然扣環,順天應物,則萬物昌,逆天而行,則萬物亡。 以大自然韻律作為有機的樂章,真的,又何需再受制於固定的旋律和曲式之中 ? 現代世界,不斷的要和天比高,把地球不斷的破壞,人之貪圖享樂,何其短視。 環保,不能只說幾句口號,要可以把環保搞下去,必須要從「心」開始,有「心」,才有「眼」,才可以看到世界。看不到世界,大家就只有繼續的「瞎搞」下去,讓地球的冰川早日崩潰,在3000年某年某月,在9百90年後走向滅亡,消失在宇宙之中。 譚盾要給大家寫的音樂,正是一首一首不分東西、跨過國界的「高思奧化有機音樂」,可以邀請大家走進思考的世界中,好好的想一想,說服自己的心,用心的愛一愛我們的地球,環保,由2010開始。 《鳥樂》一曲,是人與鳥的即興對話。 大會堂的音樂聽中,需然是沒有花香,但可聽到鳥聲和樂器模仿雀鳥之聲。 其實,鳥類世界,是有它們自己的語言,只是我們不懂。 《水搖滾》是大自然的眼淚,限於場地,我們在是次的音樂會中,只能聽到錄播的鏡花水月、水的影像。 這兩曲,是音響之樂,沒有旋律之美,而「聽頭」,完來全靠「感覺」去「感受」,聽來,仍是很特別。 譚盾還是很照顧香港的觀眾,在大家感覺感受音響之餘,選出了傳統中帶點前衛的《西北組曲》,也請來芬蘭大提琴家Anssi Karthnen為大家演奏了《臥虎藏龍》的六個樂章。 在演奏《臥虎藏龍》、《竹林飄逸》、《絲路奇遇》、《永恆奇遇》、《南行》和《永別》等樂段之時,還播放著電影的片段,讓我在一夜之中,游走於東與西,高雅與通俗之間,既以心聽自然之樂,也以耳聽了聽得懂的樂句,還看了看不到的境界。 三聽譚盾的高思奧化樂曲,三訪譚盾的高思奧化境地,附庸風雅,不懂又如何 !

閱讀(5871) 網誌分類: 樂評


昔日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