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恨的米芝蓮
文 : 韋 然
米芝蓮成為餐飲界的榮譽標準,不能不說是米芝蓮品牌建立的成功。
聽說他們的食肆品評人,都是由米芝蓮自費出資品嚐,品評者還要與米芝蓮簽下保密協議,嚴守米芝蓮訂下的餐飲品評標準,更不可外間透露與米芝蓮之工作關係,因此而建立良好的聲譽,得到大家的認同。
米芝蓮這一個商業模式,真可以說是玩得十分出神入化,而當飲食界得米芝蓮贈以一星二星三星,立即可以身價十倍,生意滔滔。
米芝蓮玩得出色,就是不分豬肉,不賣帳,每年限量派發,更不是終身榮譽制,因此每一粒星都成了餐飲店子追求的名譽,要以摘星為榮,落星為恥。
當然,每一年也有朋友質疑米芝蓮公不公平。其實,米芝蓮是私人機構,他有自己的評分標準,公平與否,是不需要向外間交待的。
說真一點,什何制度都有不公平不處,米芝蓮這一個私人商業機構訂下的規則,再完善也不可能的公平的。
米芝蓮最不公平之處,並非是他們的評分準則,而是他們以根本沒有能力盡嚐每一個地方的美食才去評分。
香港九新新界有食肆有多少,香港有多少人間美食,這一間外國人公司根本不知,甚至無知。
所以,得不到米芝蓮美譽的食肆,根本不用勞氣。有,固然之是可喜,得不到,也只是米芝蓮有眼無珠,連那麼好的食肆竟然也不知道。
在互聯網上,剛好見到有一獨立樂隊 The Big Aeroplane & The 3rd Runway上載了一首笑說米芝蓮的得意歌仔,非常之cult。
大飛機之歌者唱功不凡,不去參加香港好聲音而去玩 Indie, 真是人各有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eIhK_0DdOs
閱讀(3404) 網誌分類: 生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