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澳門看Blue print II、余暮年和異色童話
文 : 韋然
今年的澳門藝術節中,我看了三齣不同風格的小品。
第一個小品,是一齣舞劇《Blue Print II》. 其實,這齣舞劇,是借旅人的眼中,道出小城一段又一段略帶傷感的藍色記憶。
城市發展的代價,就是遷遷拆拆,然後,舊房子不見了,童謠也不唱了,童玩也消失了影子,就是連飛翔的海鷗也一隻一隻的在空中墮下,然後,城市在一片喧鬧繁華、在五彩七色的燈影下,是一片貧血的蒼白。
這舞劇的佈景、多媒體的設計、編舞都很有心思。
舞台上,重重棚架,代表了城市的瘋狂的發展,而穿插其中的,就是一段一段的舊記憶,而舞者由舞台上,一直舞到崗頂劇院外,而幻燈更打在鄰近的民居,很有創意,也很有喻意。
欣賞了這劇,但也弄得心情有點沉重。
第二個小品,是《余。暮年》。
這劇有點荒誕。其實,我到今也不太明白When I am 64 之時,我會變成怎麼的樣子。
這劇,其實,會不會是一連串的行為藝術連接起來,還是我的思維太傳統,看不明現代的抽像劇。
但,這劇的編者,是否想藉著一個一個荒誕行為中,給我們更大的聯想空間。
不過,在澳門高等法院中上演這一類具有fringe 味道的實驗劇,感覺又是很新鮮,那穿了裙子的大鬍子美女、身型肥胖但十分靈活的婦人、紋了身的猛男、以及唱歌了得的俊男,在劇劇的寓意,是代表什麼的呢 ! 我不是聰明人,我看不懂,是理所當然, 但同行的米雪也看不懂,是不是也是理所當然的呢 ! 不過,放開懷抱,感受一下來自葡萄牙的荒誕,給時代開個玩笑,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
第三個小品,是澳門音樂人李峻一策劃、監製的《異色童話》,而這一個小品,是我近期所看的音樂劇中,最滿意的一個劇。
《異色童話》是一個繪本多媒體音樂劇的演出,是由寂然劇作《快樂頌》、鄧曉炯創作的《守夢人》以及《李峻一》所寫的《獨眼兒》這三故事所組成,仿照了童話的故事架構,探討社會、人性這一些嚴肅的話題,只是這些童話,原來真是異色的,看後,心情沉重。
說人生是快樂頌,倒不如說人生是一場刧,三災八難,禍福難料。
很多時,我們都在福中不知福。正如李峻一的點題歌曲《終究都是只是一場夢》所言,無情的歲月,多情的紅顏,等待回不來的纏綿,而狂熱的口號,革命的激情,其結局,何嘗不是一聲聲的嘆息。
這故事,也讓我聯想到當日雨傘在激情中張開、也有聰明的領羊人悄悄離場、有不懂分辦事理的學者,也有橫衝直撞的盲羊,有抽水的政客,而激情過後,最終,都只是一場夢。在社會分裂中,智者不言,言者不智,能道出病者,就會給人追殺、網絡欺凌,不得好過,更會給自以為正義者的妄民,無盡追殺,就是連小孩子也是欺凌的對象、冷血得有如恐怖份子。
如果這就是未來的民主板樣,這異色童話帶來的聯想,寶在是太無奈了。
幸而這一個晚上,聽了幾首十分出
閱讀(4230) 網誌分類: 生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