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903) 網誌分類: 建築;設計

生命再循環
發表於 09-02-2015 04:06 PM
在香港也有相似的活化項目, 如灣仔街市、中環街市、中區警署等等, 而住宅項目對住較少。最近,有間澳洲設計公司K.P.D.O.在香港完成一個項目,位於堅尼地城建於1960年代的唐樓同發大樓全面翻新,並改建成八個寬敞開揚的單位。
同發大樓屬於高齡唐樓,共有六層,其建築特色是樓底特別高,窗戶大兼且有舊樓才有的圓角位大廳間隔。設計公司遵照同發大樓原有的美學理念,除了保留寬闊的圓角位大廳之外,亦盡量保留水磨石扶手及飾條等設計元素。本來已褪色殘舊的外牆,經翻新後以黑白兩色奪目新貌亮相,令到大樓外型既懷舊又時尚,本來的外觀得以保存。
我覺得香港的舊樓是香港本土文化特色之一,如灣仔的和昌大押及藍屋等歷史建築的保育計畫,都在外牆進行翻新而非改建,令具有歷史性的外貌得以保留,尤其和昌大押更改成售賣傳統食品和古玩的店鋪,樓上則改裝成英式酒吧及餐廳,活化了外貌之餘,亦活化了老房子的生命。
同發大樓項目亦一樣,外貌保留了60年代的建築美學風格,但室內卻改裝成非常摩登實用的現代家居。單位內的裝潢以富現代感的白色為基調,配以淡色的紋理木地板,大樓內每空間皆以觸感體驗為主導,每種物料均經過悉心挑選且各具特色,由天然物料、優質石材以至精心製作的飾面,皆是K.P.D.O.於多用途空間進行概念探索的象徵。
K.P.D.O.創辦人Kerry Phelan表示:「在香港這個充滿活力的繁囂都市,尤其是於如此有限的空間中工作,寬敞感十分重要。我們致力將八個公寓打造成寧靜綠洲,提供風格簡約、偌大無比的起居環境,讓住客身處各個空間皆可飽覽壯闊景致。」
其實,我跟Kerry Phelan的設計理念很相似,就是用家先行,非以市場主導。K.P.D.O.所打造的不僅是一個項目,也是一種與客戶緊密合作的關係,每次皆會探索觸動人心、引起共鳴的意念,而非採取一成不變的設計方式。以巧妙而實際的方法解決所在問題,打造出親切而靈活多變的空間。憑藉周詳計劃以及對細節的敏銳觸覺與嚴謹態度,為建築物多輔以循環的生命。
網誌分類
昔日網誌
-
2023(1)
-
2022(8)
-
Oct(1)
-
Aug(1)
-
Jul(1)
-
Jun(1)
-
May(1)
-
Apr(1)
-
Mar(1)
-
Jan(2)
-
-
2021(9)
-
Dec(1)
-
Oct(1)
-
Sep(1)
-
Aug(1)
-
Jul(2)
-
May(1)
-
Apr(1)
-
Mar(1)
-
Jan(2)
-
-
2020(12)
-
Dec(2)
-
Nov(3)
-
Oct(2)
-
Sep(2)
-
Aug(2)
-
Jul(2)
-
Jun(3)
-
May(2)
-
Apr(2)
-
Mar(3)
-
Feb(2)
-
Jan(2)
-
-
2019(12)
-
Dec(4)
-
Nov(2)
-
Oct(4)
-
Sep(5)
-
Aug(3)
-
Jul(6)
-
Jun(4)
-
May(4)
-
Apr(5)
-
Mar(4)
-
Feb(4)
-
Jan(4)
-
-
2018(12)
-
Dec(5)
-
Nov(4)
-
Oct(5)
-
Sep(4)
-
Aug(4)
-
Jul(5)
-
Jun(4)
-
May(4)
-
Apr(5)
-
Mar(4)
-
Feb(4)
-
Jan(5)
-
-
2017(12)
-
Dec(4)
-
Nov(4)
-
Oct(5)
-
Sep(4)
-
Aug(4)
-
Jul(5)
-
Jun(4)
-
May(5)
-
Apr(4)
-
Mar(4)
-
Feb(4)
-
Jan(5)
-
-
2016(12)
-
Dec(4)
-
Nov(4)
-
Oct(5)
-
Sep(4)
-
Aug(5)
-
Jul(4)
-
Jun(4)
-
May(5)
-
Apr(4)
-
Mar(4)
-
Feb(5)
-
Jan(4)
-
-
2015(12)
-
Dec(4)
-
Nov(4)
-
Oct(3)
-
Sep(3)
-
Aug(5)
-
Jul(4)
-
Jun(5)
-
May(4)
-
Apr(4)
-
Mar(5)
-
Feb(4)
-
Jan(5)
-
-
2014(11)
-
Dec(4)
-
Nov(4)
-
Oct(4)
-
Sep(5)
-
Aug(4)
-
Jul(4)
-
Jun(5)
-
May(6)
-
Apr(2)
-
Mar(5)
-
Feb(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