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佛弟子的衣着有甚麼規定 ? 如衣着前衛有無問題?
答:修佛最重要是知道「心正是道埸」,穿衣服亦一樣如是。世尊在世時,右膝著地,偏袒右肩,合十禮拜,乃當時最高尚的禮儀,一方面由於當地是熱帶地方,而另一方面因世尊出家前是皇子。(以現時泰國僧人的服飾可說最為相似)後世人因為思念佛陀及尊敬祂的言教 ,故亦依佛陀的裝束(以示尊重憶念及學習)。其實心正就是道場 ,如維摩詰所說:「心存清淨及真實亦即道場。」故說莊嚴,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假若行者在冰天雪地之處修佛,又怎能只披一布;又如中國與韓國等出家人所穿之法衣,亦有改變,也不是偏袒右肩的。真真實實的敬禮才是最重要,但要視當時當地環境而定,起碼要儀容整潔。如於佛堂內打扮古靈精怪,故意裸露,心無敬意當然是不對。
問:人們口常說「隨緣」真實真正意義為何?是否被濫用?
答:隨緣意思指不要無明而強攀緣,不應強渡及勉強而為,就如人不能以手代足行路。但你為了炫耀自己之突出而用手不用足去行路,如此之人,其實是自討苦吃,幹而無益。
隨緣,隱喻為不執着,要看破眼前境象,要隨當時環境,如現在要用擴音器講經說法,乃隨順眾生、應時機、隨因緣、因地處事,乃時之所需,合理實用。兵法有謂:「將須受命于君,合軍聚眾,絕地不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更要視察臨敵軍情而權變,故亦云:「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若命亦有所不受者。」此乃孫子兵法九變之術,乃隨機(即隨緣)之變化,亦善巧方便之法。要能變通,不能如石頭般一成不變,面前有路障,就要轉彎而行。隨緣是一種「善巧方便」,乃智者所為,但非善變,要見機行事。
同時亦不能給自己藉口,遇困難便斷章取義說「隨緣」。要問本心,念念般若,用智慧分析,體察眾生的因緣及根器,隨機應變,絕不可以被眼前的利益或人我分別心,障礙了我們修佛人的清淨智慧,否則亦非智者所為。圓覺經說:「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勤苦修道,是名有為而修,终不能成一切聖果。」
問:佩帶或誦持佛咒,便可消災解難,那麼豈不是違反了因果嗎?
答:佛咒就是諸佛菩薩功德願力的總持,亦是諸佛本誓的三密真言。佩帶或誦持佛咒,便得到諸佛菩薩的悲願本誓所護佑,令使得以消災解難。但在脫災難後,便應皈依三寶,止惡行善,廣積福德,為報佛恩更應以此善功德迴向及利益一切眾生。以佛菩薩功德誓句之威力,加上自己積集的福德,把重罪轉輕,輕罪化解,不添新惡,而達到真正的消災解難。否則,如不知懺悔行善,雖能暫離災難,但始終也是因果難逃,苦報還是要自受的。
佛咒只是諸佛的慈悲願力而為眾生作迴遮及救拔的本誓真言,這是佛的慈悲,而非斷滅因果之論。
問:有人說「發願」要負責因果,如發願太大但不能達到會有甚麼因果?
答: 「正願」不妨發,而發願者貴乎其心,誠意專一,不在乎多,重要的就是要恆持不退轉,否則便不真,就如楞嚴經所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同時願太多會易忘記,且遇到了各種大小阻障便易心亂及有退心,故此修密宗本尊法並不鼓吹繁多,各位只要立定宗旨,一心不亂就會速有成就。
願多而忘失,這便是「背誓」即違反菩薩三昧耶,背負因果。各大菩薩各有大願,如大願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一般世人雖發願,但不能如菩薩一樣的恆持不變,而有退心或日後心生怨恨,但菩薩發願全出自真心並無半點退轉。
多年前在泰國的報章曾刊載以下一段新聞:有一對感情非常好的龍虎兄弟(兄弟二人生肖屬龍及虎)於法師面前立下重誓,發願同年同月同日死,法師曾勸言三思切莫輕誓,但當時二人意決。幾年後其中屬虎的誼兄於交通意外中死亡,誼弟悲痛萬分,身體漸漸轉壞,並時常夢見死去的誼兄,責備他「背誓」不肯陪死,但由於他尚有妻兒,不願如此死去,便向法師求助,但亦無能為力,最後神推鬼擁下,有一天仍在生的誼弟駕車路經失事現場,突然間在大街大巷中撲出一頭猛虎,誼弟驚恐之下剎掣不及,釀成嚴重車禍,終於這個龍弟亦同樣命運而死於非命。
這個故事真也好,假也好,最緊要明白箇中的寓意,發願不可隨便看作兒戲,否則自招惡果 !
問:在佛教的理論中有否所謂世界末日之說 ?
答:人類的惡業倘繼續加深,如此久之,地球運行必脫離軌道,終有一天浩劫便會出現,但大眾別以為大不了就是死一次,可是其不知死後投身何處,若是修行人,可蒙諸佛接引登極樂,早得解脫安住涅槃,若是沒有修行的話,因其業力深重之故,可能輪迴去地獄餓鬼畜生道、或魑魅魍魎等界亦不等。
因世人多會漠視因果,若不把社會道德思想傳揚,只會禍延後代子孫。我們一班慈航佛子所做之事,有可能被一些對我們未明白的人士作出各種笑罵,雖然很辛苦,但很喜悅,喜悅發自心中,是永久真正的極樂,辛苦只是眼前而已,就算我們所做一切都沒有人讚賞,既無權、又無利,完全無私人利益,其實這才是真正的無名英雄。我們所做的事縱使沒有具體的成就,但在久遠的潛移默化過程中對社會亦產生很大的好處。如果你能發此心,就算日後師父不在人間,但願遺留諸佛平等及慈悲的言教,這樣輾轉傳揚使人心回善,社會自然變成人間淨土,現生淨土,若能發此心則已成發心的肉身菩薩,離佛不遠,他朝必有成就,龍天善神亦必定擁護。
因此大家一定要以真心正道,不可輕藐任何神聖及至土地神祇,祂們都很辛苦,我們亦必須禮敬,並勸請功德迴向。假如身為在世凡人,個個行善,我想神聖怎好意思不依其本誓聖願行善呢?祂們各自必有誓言,例如他朝我們亦有機會能成為神聖,做了菩薩的一份子,眼見凡間弟子個個為善不甘後人,個個真心真意的做善事,我們怎好意思不履行天職誓言去護持眾生呢 ?
閱讀(6689)
網誌分類:
開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