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eblog >  喜樂人生 >  我終於看了陳寶珠的粵劇紅樓夢

韋然

文化人、邊沿音樂人、兒歌之父、另類音樂教父、知名音樂作品有《小明上廣州》、《何家小雞何家猜》、《我向你求婚》、《搖搖擺擺》、《十二隻恐龍去野餐》等,著有繪本小說《戀愛巷》、《小孩與狗》、《綠咖啡書室》、飲食書《泰昌蛋撻》、《黃花紅酒醉龍華》、漫書集《小明探阿爺》,並譜有粵語唐詩宋歌曲三百首、廣東童謠三百首、英語兒歌三百首、少兒流行兒歌三百首...
我終於看了陳寶珠的粵劇紅樓夢
發表於 31-05-2012 07:20 AM

我終於看了陳寶珠的粵劇紅樓夢 (一)

文 : 韋 然 《紅樓夢》

這本偉大的中國名著,看了多趟,還是始終沒法看完,倒是《三國誌》、《水滸傳》卻看了一回再一回,而每一次都看得津津有味。

沒有正式的看見《紅樓夢》,大抵是忍受不了賈寶玉的婆婆媽媽,娘兒腔似的,一些男人氣概也沒有。

當然,沒有看《紅樓夢》,絕對是自己的損失。自己的文彩欠佳,也可能是從來沒有細讀紅樓夢之故。

好幾年前,在報章上看到陳寶珠演出粵劇《紅樓夢》的消息,很想看,但, 始終還是沒有起行。

第23屆澳門藝術節,陳寶珠的粵劇《紅樓夢》是重點的劇目之一,於是,終於下定決心,排除萬難的在5月28號的晚上,好好的看了一趟。

陳寶珠拍顆廣州粵劇之寶蔣文瑞演出的《紅樓夢》,的確是「好好睇」。

細看場刊,才知這劇的美術指導,是奚仲文這位視覺美術大師,難怪可以把有一點庸俗的粵劇佈景,變身為高雅、簡約的現代高雅版。

這一個改良版的音樂,聽得也很和諧,沒有大鑼大鼓的震耳,聽得人舒舒服服的。

畢竟,《紅樓夢》的故事複雜,不是三言兩語就可說完,所以,我們這一夜看到的,嚴格來說,是《紅樓夢》的十個析子戲。

十場戲之中,最好看的是「洞房驚變」、和終劇的《幻覺離恨天》。

據網上資料顯示《紅樓夢》是已故的葉紹德先生改編自唐滌生的一個沒有完成的劇目《幻覺離恨天》。

早在1968年,陳寶珠己反串男生角式,登台唱過任白原唱的《幻覺離恨天》一曲。

《幻覺離恨天》的曲詞,一直在變。

從網上,聽過不同版本,歌詞均有所不同。

陳寶珠當年唱出的版本,仍有點正常的嫩,而任劍輝白雪仙合作的版本,恐怕沒人可及。

最意外的,倒是胡美儀拍顆尹光唱出的版本,有個人特色之餘,幾可和任白的版本比美而不遜色。

唐滌生當年撰寫的新版粵劇,最聰明的,是借用了不少動聽的小曲,磡入粵劇之中,讓粵劇多了一外新血液,更讓觀眾看戲之餘,還有一首留在腦內的小曲作「手信」的帶回家。 唐滌生的變革,就是造成了那一個戲目的小曲越動聽,那戲目就更受歡迎的現像。

把小曲磡到粵劇之中,也有粵劇中人大為反對,認為這種做法,是有違傳統,但個人認為,這是無可厚非,只要小曲加得自然,不是係又加唔係又加,就絕對沒有問題了。

有一個時期,粵劇確有過「小曲為患」的,有一些眼高手抵的編劇家,眼看唐滌生改革成功,於是不理三七二十一,在粵劇中,大量的加入世界各地的流行曲,中西日美「乜都有」,讓粵劇變成「雜扮拎」,不倫不類。

唐滌生原撰、葉紹德改編的《幻覺離恨天》,沒有像《帝女花》的主題曲那麼家傳戶曉,是歌曲並沒有像《帝女花》那麼動人之故, 不是詞藻之罪。 陳寶珠果然是劇班傳人,高齡的姐姐仍可演出十八歲的賈寶玉,還扮相俊俏,台風攝人,怎叫人不能不服。

閱讀(9171) 網誌分類: 生活感受


昔日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