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eblog >  喜樂人生 >  我到馬灣方舟主題公園看了《爆裂耶穌受難曲》音樂劇

韋然

文化人、邊沿音樂人、兒歌之父、另類音樂教父、知名音樂作品有《小明上廣州》、《何家小雞何家猜》、《我向你求婚》、《搖搖擺擺》、《十二隻恐龍去野餐》等,著有繪本小說《戀愛巷》、《小孩與狗》、《綠咖啡書室》、飲食書《泰昌蛋撻》、《黃花紅酒醉龍華》、漫書集《小明探阿爺》,並譜有粵語唐詩宋歌曲三百首、廣東童謠三百首、英語兒歌三百首、少兒流行兒歌三百首...
我到馬灣方舟主題公園看了《爆裂耶穌受難曲》音樂劇
發表於 29-04-2011 04:24 PM
我到馬灣方舟主題公園看了《爆裂耶穌受難曲》音樂劇 文 : 韋然 圖 : 梁麟 到馬灣看香港首部戶外演出的《爆裂耶穌受難曲》音樂劇,在我個人而言,是願為「特別」的,而感受,確也很「特別」。首先,我是以一個負責這一齣音樂劇的「音樂統籌」工作人員身份去看,一個負責這一齣音樂劇的穿針引線、推引歌手、編曲人、製作人的統籌者,要寫劇評的話,一定是會有「同情分」的,會不夠「客觀」,在說話之時,也就處處「筆下留情」,不知不覺的只會說一些「客套」的說話,所以,倒不如寫一些自己對這一齣劇的感覺好了。 真的是「不說不知」,這一個音樂劇的製作,完全是一件「不可能的可能」事件,由策劃到正式上演,其實,只有一個月的時間, 但憑著大家心中的一團「火」,音樂劇是「成功上演」了,還贏取了一些頗好的口碑。 音樂劇能上演,主要的,還是靠梁德森的導演有功和硬闖,佩服 ! 音樂總監林子楊在短短的時間中,完成了音樂劇中的七首歌曲和有關的配樂,完成了一個impossible mission,也是一個關鍵的成功因素。當然,沒有Muzak Association 幾位團員的「臨時受命」而依然能「不負所托」的完成任務,這一個劇也會是演不成功的。 老實說,最初當收到梁德森的劇本之時,也給這齣劇的「大名」嚇了一跳,以「爆裂」為名,是不是就是說音樂劇會和梁德森早年的作品《爆裂都市》一樣的血腥暴力嗎 ? 但回想一層,耶穌受難到死亡,所受到的遭遇,凌辱,到被釘十架,都是很血腥和暴力的,以「爆裂」來形容耶穌受難曲,是最適合不過。 / 嚴格來說,《爆裂耶穌受難曲》並不是一個完整的音樂劇,甚至不可說這是音樂劇,而是一齣沒有舞台劇語言的歌唱電影現場版, 演出的時間,也只有23分鐘,故此,只可以說這是一個「短音樂劇」或一個音樂劇片段,。由於音樂劇是在方舟花園的實境演出,難道頗高,但非常有真實感,讓觀眾不期然的參與其中,達到「既是觀眾」又是「演出者」的難得效果,甚至可以在耶穌復活後走到「實境的舞台」中,一同和演員們一同唱歌跳舞。對香港的觀眾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十分新鮮的. 印象中,這一齣《爆裂耶穌受難曲》應該是香港首個公關演出戶外音樂劇了。大家看過了這一齣音樂劇,印象最深的,可能是梁德森破格的以吊威也的把飾演耶穌的演員在戶外中升起來,很電影感,讓觀眾有「震撼」的感覺。 既然是音樂劇,就不能沒有「歌」了。林子楊為這一齣音樂劇寫作的歌曲和詞,都很稱職。如果我們給林子揚多一些時間,相信他可以多寫一首感人的主題曲,希望下一次重演之時,會有音樂劇的主題曲出現,讓音樂劇更能扣人心弦。比較起來,這一齣音樂劇的配樂,比歌曲寫得同樣精彩,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前歌手蔡立兒和Muzak Asscociation 的成員們演出,也算是中規中矩的,但畢竟時間短少,舞蹈只能作有限度的演出。基本上,這是一齣集體成就的演出,除了耶穌一人之外,其他人士的演出,個人發揮機會不多。 整個劇的演出,不是完美的,但早已教在場的觀眾感到滿意的。這樣的戶外音樂劇的演出,在外國,可能需要年多兩年的安排,但方舟的演出,卻在不可思議的一個月中完成,也許就如蔡立兒說,是神和祈禱給大家的力量。 這齣劇的core message 倒也是十分清晰的 : 那就是耶穌為救續世人而死,三天後復活。 非教徒到方舟看了這齣劇,相信也會給現場的「耶穌升天」牽起的震撼力而感到感動,加強了大家對聖經的認識。

閱讀(6765) 網誌分類: 生活感覺


昔日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