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經濟數據眾多,包括於周四(13日)中國公布進出口數字,美國會公布PPI及申領失業救濟人數。走勢上,恒指的由1月27日階段性高位22,700點,首個主要反彈阻力仍見於21,005點,估計仍將是現時以及第二季的大市運行主旋律,目前的短期支撐是19,800點,守穩仍可,如果守不住的話,盤面將再次轉弱。
個股焦點:復星國際(00656)科研成果推動業務發展,預期2023年ROE呈復甦增長
3月17日、18日,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先後出席2023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二十三屆年會、上海市浙江商會主辦的第六屆世界浙商上海論壇暨商會第十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郭廣昌在發言上便指出,復星未來的發展首先是注重創新,注重研發投入,尤其在生物醫藥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並會繼續加大全球創新能力和運營能力建設,復星對今年的總體發展目標充滿信心。
集團在2022年的科創投入104億元,按年增加17%。當中復宏漢霖自主研發的漢斯狀2022年3月上市,成爲全球首個獲批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抗PD-1單抗;復星凱特的中國首款CAR-T細胞治療産品奕凱達已納入超過70個省市的城市惠民保。集團持續推進復必泰疫苗在港澳台地區的接種及覆蓋範圍,復必泰疫苗已實現公立和私營市場全覆蓋。復星醫藥與河南真實生物聯合開發的中國首款抗新冠病毒小分子口服藥阿茲夫定片,2022年已納入國家新冠診療方案並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醫療創新成就得到國家認可。
2022年,復星退出了一系列非核心資產,公司管理層指「瘦身健體」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加快發展,把資源聚焦更有優勢的產業。去年6月以來,復星加大了非核心企業及資產退出力度,集團層面回籠現金流近300億(人民幣,下同);加上今年1月120億銀團落地,這是由五大國有銀行牽頭,聯合政策性銀行、股份制銀行的最大一筆民企銀團,反映中央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現金流動性充足,利好公司持續擴展。
多條業務線強勁復甦和穩健發展, 復星實現海外收入773.6億元,佔總收入比例爲44.1%,按年增長14.3%。集團目前業務覆蓋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品牌企業達到43家。其「全球組織+本地經營」的領先模式日益成熟,復星經營業務復甦可期。走勢上,以上周四收市(5.67港元)計,復星技術超賣,20天RSI 32.39,目前股價仍相對合理,若現價突破10均線,有再次向上伸延的迹象。野村維持復星國際「增持」評級,目標價9.2港元。
投資涉及風險,本文內容為供參考,亦不構成投資建議、邀約、 購入、出售任何產品。
艾明資本服務團隊
聯合創辦人庾婉華(Avy Yu)
獨立股評人,金融財務學碩士,曾任職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部門, 現時為專業投資者,並出任商業顧問公司執行董事至今, 專長引入及擴大投資者關係管理及企業策劃方案。
閱讀(518) 網誌分類: #投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