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方伊琪的海韻說到香港發燒唱片初階 文: 韋 然
日前應神奇小歌神王沛良之邀請到香港高級視聽展出席一場現場發燒歌曲分享會,驚喜連篇。驚的,是失驚無神被主持Manfred捉左上台講幾句話。對於我這一個有語言表達能力障礙症的老人家來說,真係當堂嚇死。驚喜的,是王沛良不負神奇小歌神之名,獨唱的兩首歌曲,都揮灑自如。如果神奇小歌神要再上一層樓,個人意見,是要在編曲上多留意一點就可以了。小歌神的編曲,部份亦可取,如Dse 編的《偶然》,就編得很有神彩,清清簡簡,也俱備了發燒的元素。王沛良和最佳拍擋Eliz現場合唱的《聲威震》,唯然不是發燒歌曲,但熱熱鬧鬧,給第候入場等了個多鐘的朋友們一個精神上的鼓舞,讓沉睡了的細胞從夢中醒了過來,投入開心拍手和唱的一刻。
更驚喜的,是不經意的聽了Mark Cheung 的新歌《流星似靜候》和兩首從新改編的粵語金曲,簡直就聽得人醉了,完全是發燒碟最佳示範。果然是高手在民間。看看幕後人 - 鮑比達、思㨗、Leo Fung、Thomas Lo, 粒粒都是大中華區的最佳製作人。思㨗的編曲,巧妙地將古典的雋詠融入流行曲的深情,讓美酒變得更醇。
久違了的張崇德,現場演繹,會教人誤會是播唱片的,功夫了得。
在當年,我也曾發燒的製作了一些發燒唱片,部份的錄音,還請了Leo Fung 助陣,一同上廣州的中唱錄音室錄製,製作了一系列的鋼琴浪漫戀曲,這一系列中,最滿意的是《帝女花鋼琴浪漫變奏曲》和方伊琪製作的三輯懷想曲。
在編曲上,我們用了室樂的模式製作,只以鋼琴、小提琴、大提琴、作為主要的伴奏樂器,而錄音、混聲則由錄怪傑梁國標負責。在選曲,我們把一系列的國語經典填上粵語新詞來唱,變成了新與舊、古典與流行的融會。在謝永康精彩的編曲,這批歌曲的口碑很好。最少,在當年是沒有唱片公司用這一種方式去製作粵語歌曲的。方伊琪的懷想曲,算不算是香港發燒唱片初階製作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SDA6DbX2vw
閱讀(753) 網誌分類: 生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