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失控,繼2月11日一名4歲猝死男童身亡後初步確診後,於2月15日有另一名3歲的女童被新冠病毒奪去小小生命,成為疫情兩年來最年幼死者。五日內,有二名染疫幼童病逝,很多家長都因而憂心忡忡。
為免第五波疫情禍及更多小孩,食物及衞生局就火速批准科興適用年齡涵蓋三至四歲幼童,隨著幼童開始接受注射疫苗,許多父母都會有很多疑問,小朋友年紀小,應否給他們注射呢?如果注射的話,又有沒有副作用呢?不注射的話,小朋友中招後,會否比一般人嚴重呢?為人父母,擔心是必然的,小弟當然明白。
首先,我們先看看新冠肺炎對小朋友的威脅有幾大先,可能有很多人誤以為新冠肺炎只會對老人家有很威脅,小朋友就可以與病菌共存,但看回近日美國兒童入院的數據,患上新冠肺炎OMICRON後需要入院接受治療的0-4歲幼童,有急增的情況出現,新加坡亦有15,540名12歲以下的兒童感染新冠肺炎,足見疫情對小朋友來說是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埋身,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然而,網上有很多中了招的人分享感受,強調新冠肺炎威力不大,與一般的傷風感冒沒有分別。真的如此嗎?若然中招後,病情不嚴重的話,你真的要去還神感恩了。根據外國的報告,80歲以上的患者死亡率最高,比小朋友的死亡率高出40幾倍,而小朋友的死亡率為0.149%,就這個死亡率而言,都不是小數目。
根劇美國的數據,截至今年2月9日,已經有296個0-4歲患者死亡、644個5-18歲的患者死亡,即共940人,每年平均約141名幼兒和約308名兒童及青少年死於新冠肺炎。若以香港為例,現時約有一百萬個0-19歲的患者,以一萬個患者會有一個人死亡來計算,意味着會有過百個年輕患者將會面對死亡,這些冰冷冷又驚人的數字,相信任何人都不想看見、不想去接受。

據美國CDC公布的數據,截至2022年2月9日,美國已有296名幼兒(0至4歲)和644名兒童及青少年(5至18歲)死於新冠肺炎,即共940人。(網上圖片)
要對抗病毒,其中一個最有效的方法是注射疫苗,人類千百年來跟瘟疫搏鬥,最後就發明了疫苗,把不少致命傳染病毒如天花、瘧疾和麻疹等病毒擊敗,故此大家不用太過擔心注射疫苗的後遺症,根據政府科興疫苗接種須知、政府復必泰疫苗接種須知、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十答5至11歲兒童接種『復必泰』疫苗」的資料顯示:
3至17歲兒童或青少年接種科興疫苗潛在副作用:
.十分常見(可能影響10%或以上患者):接種部位疼痛
.常見(可能影響1%至10%患者):注射部位硬結、腫脹;皮膚和黏膜異常;惡心;咳嗽;流鼻水;發熱;食慾減退;頭痛;疲乏;喉嚨痛
.偶見(可能影響0.1%至1%患者):過敏反應;注射部位痕癢、紅斑;腹瀉;肌肉痛;咽部紅斑;腹痛或上腹痛;腹脹;淋巴結炎;眼皮炎;嘔吐;咽喉痛;上呼吸道感染;頭暈;胸口不適
.嚴重:當局稱截至2021年11月,尚未發現經研究者判斷與接種科興疫苗有關的嚴重異常事件
註:3至17歲兒童及青少年每劑科興所接種劑量和成分均與成人相同。
12至15歲青少年接種復必泰疫苗潛在副作用:
.非常常見(可能影響逾10%患者):注射部位疼痛、腫脹;疲倦;頭痛;肌肉痛;寒顫;關節痛;腹瀉;發燒
12至15歲青少年出現上述部分副作用的機率或較成人略高
.常見(可能影響不多於10%患者):注射部位發紅;惡心;嘔吐
.不常見(可能影響不多於1%患者):淋巴結腫大;感覺不適;手臂疼痛;失眠;注射部位發癢;過敏反應(如皮疹或搔癢);感到虛弱或乏力/困倦;食慾下降;過度出汗;夜間盜汗
.罕見(可能影響不多於千分之一患者): 暫時性一側面部下垂;過敏反應(如蕁麻疹或面部腫脹)
.未知(無法根據現有資料估算可能影響患者的比例):嚴重過敏反應;可導致氣促、心悸、胸口痛的心肌炎及心包炎;接種手臂大範圍腫脹;面部腫脹(或出現於曾接受面部皮膚填充劑注射的人身上)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心肌炎和心包炎是復必泰疫苗的已知異常反應,主要發生於青少年接種第二劑後。青少年及年輕人在接種復必泰疫苗後一星期內應避免劇烈運動。
5至11歲兒童接種復必泰疫苗潛在副作用:
注射位置痛楚、疲倦、頭痛、注射位置發紅、注射位置腫脹、肌肉痛、發冷,發燒達攝氏38度或以上
註:12至17歲青少年每劑復必泰所接種劑量和成分均與成人相同;5至11歲兒童每劑所接種劑量是成人的三分之一,但成分與成人相同。
家長們為兒童計劃疫苗注射前,可以先向家庭醫生了解情況或作身體檢查,相信家長們會放鬆一啲去面對這個疫情。
閱讀(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