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荃與香港中樂團的古詩詞歌曲主題音樂會 文: 韋然
2021年6月4號晚,慕名前往香港文化中心欣賞了汪明荃與香港中樂團的古詩詞歌曲主題音樂會,感覺非常良好。這一個晚上,聽到了阿姐和香港中樂團的精彩而治癒的演出,確是不枉此行。
是夜阿姐汪明荃交足了功課。上半場,阿姐穿上了時尚的漢服,一口氣唱出了三首新譜的粵語宋詞歌曲,包括了香港青年作曲名家伍卓賢譜自李清照名詞《聲聲慢》、譜自辛棄疾的名詞《青玉案。元夕》以及譜自蘇軾的佳句《蝶戀花。春景》,接著還演唱了另外三首以國語來唱出的古詩歌曲 - 黃自以白居易的詞作譜成的《花非花 》,劉雪庵以曹雪芹詩詞譜成的《紅豆詞》,以及古曲《滿江紅》。
汪明荃阿姐所唱的三首粵語唐詩歌曲 ,譜來各有特色。三首詩詞歌曲,自己最欣賞的是譜自蘇軾的《蝶戀花。春景》一曲。此曲譜來,流輰自然,旋律動聽,有點似是自然天成之感。《蝶戀花。春景》之配器,也是伍卓賢親自操刀,編寫得恰到好處,非常精彩,真可說是相得益彰。阿姐的唱法,也一改傳統的土味,真教人耳目一新。
其實,伍卓賢所譜自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一曲,也是譜得很出色。但在伍卓賢譜這一曲之時,這一詞已先後有五、六個粵唱版本,要跳出各人的影子,實在不易。伍卓賢採用了齗句的模式譜曲,非常創作,但無獨有偶,伍卓賢所採用的模式,和《與文共樂》的紀幾何所採用的模式是很相同,但難得是這兩首歌曲同樣譜的非常精彩。《青玉案。元夕》一曲,我也曾以電音模式譜成粵語流行曲,由一人樂隊【文】所唱出,而歌曲也算得是一度流行,還意外地打上了國內的流行榜,但我譜的歌曲,只是流暢有餘而深度不足,更不要說含金量了。
伍卓賢所譜自李清照的《聲聲慢》,譜得有一點藝術歌曲感,不及《青玉案。元夕》和《蝶戀花。春景》那麼親民及討好,但仍不失為一個好歌。
以國語譜曲和粵語譜古詩詞歌曲,看來還是以國語譜起來自由一點。黃自以李白名詩所譜的《花非花》和劉雪庵譜自曹雪芹詩詞的《紅豆詞》,都是千古的佳作的典範。《花非花》的旋律簡單而優美,香港的歌手林子祥曾把這首歌改編為《每一個晚上》的副歌,再度在香港流傳至今。劉雪庵所譜的歌,不論是《何日君再來》還是《長城謠》,都是雅俗共賞,為人樂唱,而《紅豆詞》一曲,可以說是古詩詞歌曲最佳之作。阿姐這夜確有點脫胎換骨,三首國語的古詩詞歌曲,都唱出了自己的風格,《花非花》的溫婉、《紅豆詞》的深情,以至古曲《滿江紅》的激昂,都深深牽動的在場聽眾的情緒。
阿姐就是阿姐! 下半場,阿姐換了另一套華麗的紅裝,為大家唱了多首阿姐的經典,由《萬水千山總是情》唱到《楊門女將》再唱到《我是中國人》,帶動著音樂會在場的聽眾的情緒,把音樂會推向情緒的沸點。
阿姐這晚和香港中樂團的合作,確是十分成功,更為我們帶來了一個非常享樂的晚上。
閱讀(2048) 網誌分類: 音樂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