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未到大年初一,但據玄學家稱,今年過了西曆2月3日晚上10時57分,已經是立春,亦即牛年開始。在此先拜過早年,祝各位牛年萬毒不侵、全年飯飯掂,有口福是也!不少朋友今年都有個心願,就是去旅行,而日本相信是最受追捧的熱點之一;暫時未去得,唯有搵代替品:Donki即將落戶濠江,可以去朝聖;或者歎餐正正日本菜,食咗當去咗。
今日介紹的日本拉麵店,貫徹小弟作風,繼續街坊小店優先,地點就在筷子基宏開大廈。各位澳門街坊,可能嘖嘖稱奇:宏開都有好食拉麵?類似宏開、宏建這類幾十年樓齡的舊廈,向來做街坊生意,只有廉價小食店或宵夜檔能夠生存,夠膽在此開日本拉麵店,實在夠勇。
這間拉麵小店叫「麵尊」,開業一段時間。老闆阿浩從海外留學返澳,是位日本拉麵癡,除了喜歡吃,更想學識自己煮,於是到澳門名氣甚響的「小勝軒」拜師,獲大廚杜師傅收為徒弟。學藝有成,阿浩希望自己開舖展身手,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最終仍然能在筷子基舊區站穩陣腳。

1) 「麵尊」位處筷子基舊樓宏開大廈。在這區做飲食,基本只有廉價小食店或宵夜檔能夠生存,夠膽在此開日本拉麵店,實在夠勇。

2) 午市所見,該店客源主要是在附近工廈寫字樓上班的打工仔。

3) 餐牌概括列出湯底、醬料、配料及麵條的來源和製法,感覺認真,但作為鎮店招牌食品「麵尊」,索價僅五十餘元,確實太過抵食。
午市所見,該店客源主要是在附近工廈寫字樓上班的打工仔。餐牌概括列出湯底、醬料、配料及麵條的來源和製法,感覺認真;作為鎮店招牌食品「麵尊」,索價僅五十餘元,確實太過抵食。雖然湯底只有原味、辣味和蝦湯,選擇不多,但麵條真令人驚喜,竟然有白布烏冬供應!
白布烏冬是群馬縣名物,在日本可與讚岐烏冬及稻庭烏冬齊名,但在港澳知名度遠遜兩者,是近年香港才開始有麵店供應,在澳門則更罕見。未煮之前,白布烏冬外型像極中國的雲吞皮,但煮熟後日本人覺得像塊白布,故有此命名。未試過這種烏冬的朋友,單是為開眼界已值得來。
未開餐已拿出相機拍呀拍,一不做二不休,獲老闆阿浩同意殺入廚房重地,看看他的秘製湯底。我介紹拉麵店的底線,就是湯底必定要在店裡自己熬,是否真材實料、用幾多雞殼豬骨,撈起來一目了然,然而阿浩說除了落重肉骨熬湯,美味的秘密,還有昆布及熏過的日本魚乾!這種既像魚介湯底、但又不全是的上湯,令我對「麵尊」的出品更加期待。

4) 雖然湯底只有原味、辣味和蝦湯,選擇不多,但麵條真令人驚喜,竟然有白布烏冬供應!

5) 白布烏冬是群馬縣名物,在日本可與讚岐烏冬及稻庭烏冬齊名,但在港澳頗為罕見。未煮之前,白布烏冬外型像極中國的雲吞皮。

6) 老闆阿浩出身的澳門拉麵名店「小勝軒」,堅持湯底必定要在店裡自己熬,是否真材實料、用幾多雞殼豬骨,撈起來一目了然。

7) 除了落重肉骨熬湯,美味的秘密,還有昆布及熏過的日本魚乾。
一開始,先試原味「麵尊」。湯底雖然沒有我想像的醇厚,但肉香已經好夠,也能嘗到熏制魚乾的鮮香。值得一讚是叉燒,水準比預期更好,採用薄切既不怕靭,一整片放入口腔,滿滿油香,十分滿足!麵條也是合格以上,阿浩將師傅承傳的秘方交由麵廠特製,麵條筋性控制得宜。
試菜當日,慶幸有我的超級美食線人兼摯友昌哥相伴,每人半碗「麵尊」後,還有大把空間,品嘗另一主角「海老尊」拼白布烏冬!難免將此店蝦湯與阿浩出身的「小勝軒」出品相比,發現風格完全不同,喜歡芝士或忌廉的朋友,應該喜歡「麵尊」的蝦湯。至於麵條,要比喻白布烏冬的口感,我覺得既像蘭州拉麵的「大寬」,又似西安名物「Biang Biang」麵,掛湯程度高,烏冬質感在煙靭與滑溜之間徘徊,有趣!
吃了兩碗麵,也試試小食:餃子雞翼在日本餐廳很常見,「麵尊」提供泡菜、明太子和芝士三種口味,我試了前兩種,雖然估計都是來貨,但都飽滿多汁,好吃!與師傅主理的「小勝軒」一樣,「麵尊」同樣有多款日本樽裝果汁特飲供應。總括而言,「麵尊」是澳門其中一間性價比特高的日本拉麵店,五、六十元嘆到自家熬製的骨湯拉麵,還有罕見的白布烏冬供應,誠意度滿分,小店控不能錯過。

8) 原味「麵尊」湯底肉香足夠,能嘗到熏制魚乾鮮香。值得一讚是叉燒,一整片放入口腔,滿滿油香十分滿足!麵條筋性也控制得宜。

9) 白布烏冬掛湯程度高,質感在煙靭與滑溜之間徘徊,有趣!

10) 餃子雞翼在日本餐廳很常見,「麵尊」提供泡菜、明太子和芝士三種口味,我試了前兩種,雖然估計都是來貨,但都飽滿多汁,好吃!

11) 與師傅主理的「小勝軒」一樣,「麵尊」同樣有多款日本樽裝果汁特飲供應。
閱讀(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