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東觀點

日本食品難全禁 改變習慣是良機

本政府不理會國內外的反對聲音,決意最快在下個月開始,將福島核電廠的過百萬噸核廢水排入大海,在國內和區內掀起恐慌,擔心會污染海洋,影響食物安全,以至引發全球生態危機。

黃庭桄 - 娛樂一針

極品逆子

梅啟明,絕對是一個負面人物。 71歲,一事無成,這十多廿年,他把寶貴的光陰,全程投入於爭奪梅艷芳的遺產。

李居明 - 智富天下

書展延續至金朝陽

因應我的弟子修行精進,近日我特別開壇傳授兩個秘法,都是弟子嚮往已久,一個是《開天眼弘法大師靈通法》,另一個是《摩里支天隱形法》,這與平時上課傳法不同…

陳永陸 - 陸叔開CHAT

載通展新能源藍圖

近年可持續發展成為各國施政嘅關鍵詞,港府亦一路推展《香港氣候行動藍圖二○五○》和《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等,力爭於二○五○年前實現碳中和。

水歌 - 半哭半笑

光芒萬丈

夏日毒辣的太陽炙曬着戶外活動的人們,即便是早晨時光,依舊酷熱難耐,而潮濕黏膩的體感,使人恍若置身於大型的桑拿房。夏日毒辣的太陽炙曬着戶外活動的人們,即便是早晨時光,依舊酷熱難耐,而潮濕黏膩的體感,使人恍若置身於大型的桑拿房。

楊立門 - 門裏門外

經貿辦

中美關係持續在谷底徘徊,香港避免不了池魚之殃,而美國借香港來打擊中國的手法也很多樣化,一浪接一浪,恐怕未來只會愈來愈多。

趙麗如 - 如思寫意

一家人圍爐

旅行時,或許你會做出很多在香港不常做的事,例如一家人圍着火爐聊天。

鄺美雲 - 雲觀大地

人文關懷的教育

香港特區政府採用「雙軌制」推行特殊教育,教育局會根據專業人士的評估和建議,在家長的同意下,讓有較為嚴重特殊情況的學生…

唐安麒 - 健美麒術

逆齡基本法

人生,最基本是吃、喝、睡。吃不好喝不好,就連睡眠質素也差,禍及身心,影響一生。

沈慧林 - 慧悟人生

與智者同行 與賢者共事

早前閱讀有關《史記·魯周公世家》的故事,看到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話:「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梁爾紋 - 遂心如爾

寵粉現場

要知道,「唱作歌手」陳健安非常疼錫他的一班「族人」(On仔的歌迷暱稱),預留生日正日,與他們開Party慶祝,同日亦是安仔官方歌迷會「本原族」的成立日,雙喜臨門。

林作 - 老作有理

田忌賽馬

早前,看鍾培生和他的死對頭Toyz在台北的拳賽,結果Toyz在僅僅練了三個月的情況下,竟然打得有板有眼,頭兩個回合是甚至一度佔據上風,評述一度是擔心鍾培生會被「讀秒」。

陳美齡 - 教育心聲

拒絕利害關係

「你用心考試,成績好的話,媽媽買你新玩具。」、「你好好聽話,今天客人來的時候不吵鬧,爸爸給你零用錢。」很多時候,父母會用獎賞來哄孩子做事…

Serena Yau - 玉裡心經

大時代

「呢隻啦,轉頭就賺o架嘞⋯⋯」「個價回喎,仲唔賣⋯⋯」「唔好驚,技術調整嚟啫⋯⋯」。

梁家權 - 只能回味

並非魚毛咁簡單

「大食家要食魚毛,慘!」有一位熟知我愛吃魚的朋友看過這幀照片(見圖),揶揄一番之後才安慰一句:「忍吓啦!」事關之前一星期跟他偶然提到三個半月漫長的休漁期又開始啦,他又以為我食無魚。

黃文輝 - 綠文輝意

知行慳電多「元」化 幫補兩電狂加價

近日全港陷入公共事業加價狂潮,兩間電力公司恃着與政府簽下准許利潤保證,在香港現時經濟環境嚴峻下,還企硬賺盡百分之八的准許回報上限,明年一月開始加電費;與今年一月的淨電費相比,中電加幅百分之十九點八,港燈則加百分之四十五點六。加幅之高,嚇到不少港人傻了。

葉澍堃 - 岸上逍遙

澳門「倫敦人」

最近跟太座及謙謙過大海看張學友演唱會,住在金沙旗下的澳門倫敦人酒店,今年開業不久便獲得「福布斯旅遊指南」五星最高評級。

Elco - Train型谷

在真正「晴朗的一天出發」

近來的生活習慣有點改變,每天到了晚上十時,身體便會啟動睡覺模式,一覺睡到清晨六時便起牀;坐在梳化發呆十分鐘,洗臉後運動三十分鐘…

蔡子強 - 書寫人生

遺憾,才會不朽

一套電影,讓大家都緬懷起八九十年代香港的美好黃金歲月,以及那位如日方中時離開大家的巨星—梅豔芳。

林一鳴 - 投資樂園

港股咁頹買乜好

港股今年真係頹到冇晒朋友,基本上由年頭衰到年尾,反而同期美股就不斷創新高,歐洲、日本及印度股市亦升得漂亮,甚至內地A股都跑贏香港!

盧啟賢 - 賢外之音

個人品牌:打造理想自我

多年前於新加坡出席商務會議,一位陌生人在電梯對我說:「新婚快樂,恭喜恭喜。」這突如其來的祝福讓我滿是疑惑,電梯裏其他人亦紛紛作出祝賀。

岑信棠 - 醫道

肝癌輔助治療

常見的實體腫瘤,包括肺癌、乳腺癌、大腸癌、前列腺癌、肝癌、鼻咽癌等,根治性治療方案是手術切除或放射治療。

李丹翔 - 翔勝之道

投資全幢物業的契機

最近,大家如有留意我們公司的廣告,會發現我們有不少大阪黃金地段的全幢物業及酒店發售,其實,能取得這些項目的銷售代理權,一點都不容易。

李耀輝(義覺)道長 - 園繫香江‧監院隨筆

道教的孝道文化

孝,即善待父母,字形結構是上面一個「老」,下面一個「子」;寓意是小時候,父母為我們遮風擋雨,我們長大後父母老了,便要在下面背着父母,把奉養的責任扛在肩上,時刻想念父母…

曾安業 - 安業興邦

未來一年施政的核心KPI

踏入七月,行政長官李家超領導的現屆特區政府邁進第二年,對於這位敢講 KPI(關鍵績效指標)的香港舵手,你會給這張施政首年成績表多少分數?

搞生意‧就搞 Marketing - 搞生意‧就搞 Marketing

疫情期間人人上網購物?

香港衞生防護中心宣布,一名中國男子於二○二○年一月廿一日從武漢抵港確診患有新冠病毒,他成為香港的首宗個案。

陳龔偉瑩 - 我才有用

誰說我們的年輕人不行

不經不覺,專欄寫了大半年。這陣子有好一些行業領袖找我聊天,他們要人呀,要新血,更要培養行業接班人呀。他們想知道能否從我這邊找到合適人選。真好,能在企業與年輕人之間搭個橋樑實在是件樂事。

劉永城 - 我要做電商

電商人眼中的 北京冬奧會開幕

北京冬奧會開幕典禮上,習主席在開幕式上身穿Arc'teryx Thorsen Parka始祖鳥羽絨,鏡頭一掃過去,九千元人民幣的深藍色和棕色羽絨在開幕典禮上各種尺碼都迅速售罄。

陳英凝 - 凝仁遊訪

留下來的人

「老師吃過早餐嗎?」早上六時跟四十個隊員輪候白粥饅頭的嘉寶從操埸叫上四樓的天台來。

曾淵滄 - 曾淵滄教路

Foliday快樂旅遊概念

放假旅遊當然希望開心,所以我同復星旅遊文化(1992)管理層傾偈,講起佢哋嘅「快樂每一天」(Everyday is Foliday)理念,真係要問清楚何謂Foliday,點解佢哋嘅旅文假期會零舍快樂?

黎穎瑜Jade,羅德學人 - 【知瑜之樂】

相處四式

在日常生活的大小事務中,最令人糾結的難題,往往跟人與人的共處有關。一般而言,在處理事情方面,我們可以憑着個人的毅力和恆心,去達至成功。

醫思‧健康好easy - 醫思‧健康好easy

Marketer活在疫下新常態!

經過三年,大家都期待着疫情能盡快地過去。世界上不少國家地區經已全面開放,幸而香港也傳出四月內放寬各種限制的風聲。

楊諦岡 - 一葉一杏林

乒乓的可能思想

「讓不可能成為可能」四十八歲埃及乒乓球運動員哈馬度,在東京殘奧將這句話發揮得淋漓盡致,雖然未有奪得獎牌,但他每下扣殺球都令我十分感動。

梁栢賢 - 一葉一杏林

完美句號

卸任在即,很多人都好奇我的人生下半場有甚麼大計?說實話,執筆此刻,我仍未有想法,只希望專心一意完成手上的工作,為自己的職場生涯畫上一個最完美的句號。

李夏茵 - 一葉一杏林

在下一次再見前

由最初的網上博客到「一葉一杏林」,專欄文章已經連續寫了十年,因為版面調動,這一篇應該是這個平台的「道別篇」了。

中醫幫緊你 - 中醫幫緊你

預防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不時出現在長者及更年期後的婦女身上。隨着本港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亦愈趨普遍,它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骨骼代謝性疾病,人體三十歲以後…

陸偉棋 - 忽發「棋」想

電視大戰

香港免費電視大戰鋒煙正盛,東奧過後,各台各有新部署。

鍾健禮 - 一葉一杏林

有一天,我們會再見

不諱言,移民是近日最熱門的話題。社會對移民潮反應迥異,有謾罵、也有表示理解。

彭飛舟 - 一葉一杏林

不「化學」的醫療

新一代的化學藥物不是依靠化學本身的作用來治病,而是透過成分激活病人的自身免疫系統以擊退病毒。

區結成 - 一葉一杏林

最喜愛的道別歌

這一篇向讀者告別,也是感謝醫管局肯從專欄放我走。告別篇寫甚麼好呢?我想談最喜愛的道別歌。麻煩是:喜愛的道別歌有兩首,哪首是最愛?

潘恩榮 - 一葉一杏林

緣起人聚

這些年,公立醫院護士的流失情況始終令人擔憂,對醫院服務亦有一定的壓力。如何用更多的措施令他門留下,成了一個持續的挑戰。

阮嘉恩 - 杏林手札

年輕女性與強直性脊椎炎共活

李小姐(化名)只有二十多歲,因腰痠背痛持續多月而前來求醫。她每朝醒來下背疼痛特別強烈,甚至身體僵硬致動彈不得。經醫生診斷後證實患有強直性脊椎炎。

莫恩榮 - 杏林手札

不平則「鳴」

「呼嚕呼嚕……」半年前,John(化名)發現呼吸時不斷產生雜聲。雖然他年屆七十,也有吸煙習慣,不過他見自己健康一向不錯,便沒有多加理會。然而過了數天,雜聲仍然不絕,他終覺不妥求診。

曾華德 - 杏林手札

淺談新冠疫苗

為了要控制這百年難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及早診斷、迅速隔離、努力執行社交隔離及個人衞生、研發抗病毒藥物…

李沛然 - 杏林手札

擴張性心肌病變

現年四十歲的Henry(化名)是一名長跑好手,健康一向良好,血糖、血壓正常,亦從不吸煙。數個月前,他正積極備戰馬拉松賽,然而他的下肢莫名腫脹,體能一落千丈,飯後散步竟也氣喘吁吁。

梁永雄 - 杏林手札

尋找氣喘真兇

自去年底開始,五十歲的安妮(化名)察覺自己運動一會便氣喘,近月問題更不斷加劇,甚至躺平也會感到呼吸困難。她心忖或許是患上哮喘,便找呼吸系統科醫生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