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杏林手札 2020 年 11 月 19 日

畢耀權

畢耀權醫生,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勿輕視克隆氏症

三十五歲從事文職的Karen(化名)經常感到關節痛,影響到手肘發炎致未能如常工作。她後來又發現膝蓋腫痛,先後看了多次醫生,處方了消炎止痛藥,情況雖有好轉但不久後關節再次發炎。最後她又因為長期食消炎止痛藥導致胃痛,看腸胃專科醫生,並發現原來她有多年稀便的習慣,因為沒有影響生活所以沒有特別理會。進一步檢查發現她的大便鈣衛蛋白指數甚高,顯示有腸道發炎的可能,內視鏡檢查後證實她患有克隆氏症、大腸多處及迴腸的末端有發炎的現象 。接受藥物治療後,Karen的病情逐漸受到控制,關節問題亦一併好轉。
相信很多人也聽過克隆氏症這個名稱,究竟克隆氏症與一般腸胃炎及腹痛有甚麼分別?一旦患上克隆氏症又可以怎樣治療呢?
克隆氏症是炎症性腸病之一,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主要是腸道發炎及潰瘍的疾病。初期病徵與腸胃炎相似,包括肚痛、肚瀉、腹部不適及體重下降等。與其他炎症性腸病不同,克隆氏症不只影響結直腸,更會影響其他腸道位置,包括小腸、胃及食道。部分患者也會出現口腔潰瘍、肛門瘻管及非腸道的問題:包括虹膜炎、結節性紅斑及關節腫痛等。據香港炎症性腸病資料庫數據顯示,本港克隆氏症的患病率,由一九八五年的每十萬人0.05急升至二○一四年的14.17,數字更有上升的趨勢。

 

 


克隆氏症的病變常見於末端回腸及結腸部分,不斷發炎潰爛,引致腹痛、出血、發燒等症狀,而腸壁經過長期發炎,會出現纖維化,造成腸道收窄,最後引致腸道閉塞。嚴重患者更會因潰瘍發炎至穿透腸壁的肌肉層,以致腹膜炎、或是與其他器官相互駁通,引致腸道瘻管,引起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此病的成因不明,過去有研究指出發病或與遺傳基因、腸道細菌失衡、外在環境因素及都市人生活習慣有關。日常飲食中缺乏纖維及維他命D、攝取過多脂肪、吸煙、睡眠不足及缺乏適量運動或會增加患病風險。坊間有說使用益生菌可預防腸道疾病,惟此說法尚未得到充分肯定。雖然益生菌在炎症性腸病的應用已有多年的研究,但是暫時仍沒有確切有效的結論。所以在國際醫學指引上仍未有建議患者使用益生菌;加上市面上有關益生菌的產品種類繁多,其成分也不盡相同,故此建議病人如在使用益生菌前可先諮詢醫生意見。
縱使目前醫學上仍未能徹底根治克隆氏症,但可以用藥物治療來緩解病情以及預防復發。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處方藥物,例如用抗生素處理腸道感染併發症問題,處方類固醇、免疫力抑制藥物及生物製劑,以控制腸道的發炎,改善病徵。若病況超出藥物控制或有出現併發症,就有需要接受外科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