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文化影響深遠
早前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全球不少戲院都封院,一些國際大製作的電影,都迫不得已押後上映,甚至有荷李活的大製作因票房成績未如理想,而陸續打退堂鼓,上映無期。不過,好幾部中國電影,《奪冠》、《八佰》、《金剛川》等,在內地及香港都有不俗的票房,甚至有望超越荷李活電影,成為票房冠軍。
這幾部電影,都取材改編自真實的故事。例如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金剛川》,就是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周年,以金城戰役為背景,講述一九五二年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而《奪冠》則是以大家熟知的中國女排精神作為故事的主線,看得觀眾熱血沸騰。

與黃百鳴導演、高志森導演一同觀賞電影《八佰》。
近年,不少對重大事件記錄的電影、影視產品得到加強,如《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等,都是優秀題材的影片,極具欣賞性,符合觀眾的期待和審美,又有教育意義,可以引導國民有更高的文化自信和更深刻的歷史認識。
當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強大,逐漸在世界擁有主流話語權的時候,就是發展文化軟實力。這種文化領域的軟實力,是一個國家對外實力的重要體現。而電影及影視作品,作為國家文化和思想觀念的反映與延伸,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作用是明顯的,也是其他文藝作品難以體現的。
以前大家經常會討論,如何才能讓中國的電影、中國的影視文化,打入荷李活電影圈。其實,更重要的是打造屬於自己的電影、影視文化圈,建立文化強國,才能以最根本、最扎實的方式,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走出去,將中華文化好好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