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一葉一杏林 2020 年 11 月 07 日

鍾健禮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鍾健禮醫生︰急症科出身,有句說話常掛口邊:「唔使急,最緊要快」,皆因搶救生命分秒必爭。曾任青山醫院、小欖醫院、北區醫院院長。同事叫他「KL」,座右銘是「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辦法總比困難多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部早前舉辦了網上研討會,邀請了不同專家分享二○一九冠狀病毒病的經驗。疫情爆發至今已十一個月,期間本港經歷了三波嚴重的疫情爆發,雖然近日已略為緩和,但疫情為香港帶來的陰霾未散,仍然縈繞在每個香港人的心頭。
疫情無可疑問為我們帶來了痛苦及不便,市民除了要習慣長時間的「口罩生活」外,日常生活亦處處受限。在公營醫療層面,面對反覆的疫情護醫人員工作壓力有增無減,還要做好準備嚴防第四、第五波爆發。面對抗疫疲勞,我們要如何保持正面的心境去面對?
參加研討會的雷頌恩教授指出,由疫症爆發至今大家都會常聽到「疫情完結後,我要做……」的心願,但事實是新冠肺炎未必會完全消失,必須調整心態習慣與病毒共存。正正是因為病毒不會完全消失,更要保持正面的心態去面對挑戰。就如疫情初期全球都面對資源緊絀的問題,市民四出搶購口罩及洗手液等物資,當時誰想到香港可以擁到自己的生產線?
回顧過去大半年,公營醫療面對的困難雖多,但總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面對隔離病床的容量問題,由最初推出監察病房、發展鯉魚門社區隔離中心、以及亞博的社區治療設施。加上即將準備好投入服務的亞博其他場館及中央政府協助興建的臨時醫院,總共可提供幾千張病床,一切都證明「辨法總比困難多」。
一個困難,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法,「打逆境波」更加需要正面的心態,因為困難往往是進步的契機。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